今天是3月3日,也是全国爱耳日,重视耳科保健,减少耳聋发生,普及爱耳知识,都是爱耳日最重要的目的。耳朵,这个总是被我们忽视的重要器官,您对它了解有多少?对它又是怎样呵护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也让健康与我们成为好朋友。
耳的构成
耳——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听觉感受器和位觉感受器位于内耳,因此耳又叫位听器。也有人将外耳和中耳列为位听器的附属器。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两部分。另外,在外耳道的皮肤上生有耳毛和一些腺体,腺体的分泌物和耳毛对外界灰尘等异物的进入有一定的阻挡作用。
娇嫩的耳朵,它有哪些“天敌”呢?
1.噪音污染
噪音是耳朵最大的“天敌”,因为人如果长时间处于轰鸣、喧闹等噪音状态下,会使听觉器官疲劳不堪,导致器质性损伤,造成听力减退,甚至引发噪音性耳聋。
2.硬物挖耳
不正确的挖耳方式很容易碰伤耳道,没有经过清洁的耳勺有可能引发感染和发炎,因此当我们在挖耳垢时,可以用棉签沾少许甘油轻擦耳道,注意用力一定要轻柔。
3.胡乱服药
日常生病时应尽量避免应用耳毒性药物,这类药物会造成内耳结构性损伤,导致永久性的听力缺失,已知的耳毒性药物有近百种,服用前一定看清用药说明或咨询医师!
健全的听力是维持正常人际交往的必要条件,需要我们用一生来呵护。听力一旦受损,不会失而复得!预防听力衰退,我们需要:
那么,日常生活中,在遵循合理的、健康的、规律的生活方式之时,又该如何从细节入手保养呵护我们的听力呢?
听MP3时,掌握“60-60”原则。这是国际公认的保护听力的方法,用耳机听时,音量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耳机最好选头戴式的,它比耳塞式耳机对听力的损伤要小,也不要在嘈杂环境下用耳机听音乐。
有噪音时,用防护耳塞。有的人不得不在噪音环境下工作和生活,比如:机场、建筑工地,可以选择戴一个防护耳塞,能有效阻隔一部分嗓音。如果临时找不到耳塞,也可以用棉花球、纸球塞进耳朵,也会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开汽车时,尽量不开车窗。美国某广播公司报道称,经过研究得出结论,汽车车窗尽量不要开得太大,因为开快车时的风噪声和开慢车时的交通噪音是损害听力的主要原因。
住临街时,别装推拉窗,其隔音效果远远次于密封较好的平开窗。而且,为了保证宁静的休息环境,选择质地厚实的窗帘帷幔织物,在窗台多摆些绿色植物,也可以阻挡、散射声波,起到“降噪”功能。
温馨小贴士:注意按照分贝提示呵护您的耳朵哦!
常见的声音响度(分贝)
10分贝:非常安静的房间,树叶被风略过的沙沙声
20分贝:乡村的夜晚
30分贝:安静的办公室内、钟表的滴答声
40~60分贝:正常谈话,相距约一臂远的人声
50分贝左右:洗衣机的工作声
70分贝:3米外吸尘器的工作声
80分贝:3米外经过的车辆轰鸣声
分贝:会让耳朵里疼痛的声音
分贝:夜总会、迪厅、酒吧、体育赛场
一键直达置顶尚赫风云每天清晨约会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