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斥巨资引进德国西门子64排层螺旋CT,这款被命名为”锐影“的西门子层CT机,医院中档次最高的CT机,现已投入使用。
智能在线剂量调节成像高分辨全覆盖提起CT,人们耳熟能详,它是一种功能齐全的病情探测仪器,是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的简称。随着科技的进步,CT的技术越来越成熟,速度越来越快,分辨率越来越高,辐射及对人体的损害也越来越小。医院引进层螺旋CT,球管旋转一圈可以获得层图像,高分辨、宽覆盖和扫描速度完美结合,全新时代服务患者。64排螺旋CT,与其它多排螺旋CT机相比,具有扫描时间更短、准确率更高、覆盖范围更大等优点,被评为先进、扫描速度快、射线剂量最低、高分辨率,达到亚毫米采集图像的效果。
将病变血管“拉”出来观察还可以“剥皮、去骨”据医院CT室主任路兴国介绍,CT的排数越多,对人体的扫描越精细,医生越容易发现患者疾病痛楚所在。64排层CT是真正的容积CT,它克服了以往CT在非横断面观察时存在的阶梯感以及对细微结构显示不清的缺点,可以将病变血管“拉”出来观察,还可以“剥皮、去骨”,小到5mm以下的病变都可以让医生一目了然,实现了冠状动脉的无创检查,可用来检查全身各器官,尤其在肺癌、心脏疾病的普查及诊断上独具优势,用它筛查冠心病,费用仅为常规冠脉造影手术的1/3。
应用广泛成像系统大而全该机对全身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急诊医学、肿瘤诊断学都具有极好的影像诊断效果,可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CT灌注成像、CT血管成像、呼吸系统成像、腹部三维成像与仿真内窥镜成像等方面,对提高临床诊断水平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1、全身血管成像具有无创、高清晰、高对比、多种后处理分析软件能显示血管细小分支,采用智能血管跟踪技术软件获得真正的动脉、静脉与平衡期图像,可清晰显示动脉瘤、血管畸形、血管狭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管闭塞、主动脉夹层、肿瘤增生血管等。
颈部血管成像图
2、心脏冠状动脉成像和心功能评价一直以来,对于冠心病诊断和筛查的“金标准”是通过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术来确诊,不仅价格昂贵,且患者需住院进行有创手术,令许多患者无法接受。而64排层容积CT对于整个心脏高分辨率的检查仅需5秒钟,临床医生就可看到完整、清晰的三维立体冠状动脉图像。无需切开皮肤插入导管,使检查更加快捷、舒适、安全;费用低于冠状动脉导管造影,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对于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后以及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患者,无需再住院,就可以通过CT检查清晰观察到支架放置后的情况和桥血管的情况;同时可以为冠心病的筛查及早期诊断提供准确可靠的影像依据。除此以外,心脏冠状动脉CT成像还可以用于心肌病、瓣膜病、心包疾患、心脏肿瘤、先天性心脏病、大血管疾病等各种心脏大血管疾病的影像诊断与评价。
3、CT灌注成像CT灌注是指在静脉注射对比剂的同时,对选定的层面进行连续多次扫描,以获得每一像素的时间-密度曲线,应用不同的数学模型转换和计算机伪彩处理计算出灌注组织的血流量、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及表面通透性等指标。VCT已由脑部灌注扩展到体部器官肿瘤的灌注,对常规CT扫描和增强扫描时不易鉴别的肿瘤、感染、炎症、梗塞有一定的意义,并可对脑中风、痴呆、偏头痛等做出评价。
4、急诊检查对于急性胸痛患者,64排层CT进行一次快速、无损伤扫描,就能诊断出是否有心脏病、肺栓塞或者主动脉夹层等导致胸痛的最致命性原因。医生因此能够识别导致急性胸痛的原因,排除不必要的时间耽搁,减少漏诊。对于外伤患者,层CT用10秒钟的扫描和先进的后处理软件能够准确检测全身任何脏器的损伤和骨折,不仅为挽救生命节约了时间,而且也节约了检查费用。
5、先进的仿真内镜技术先进的结肠分析软件可自动去除小肠影像,将充气的结肠影像展平,从多角度、多平面分析结肠病变,较传统结肠镜检查方便。此外,仿真内镜技术也可应用于任何组织密度比较均匀的空腔器官或实质性脏器,如胃、血管、气管支气管、胆道、输尿管、骨等的仿真内镜检查,大大提高了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的准确性。
6、肺功能检查与肺结节分析应用计算机辅助诊断,自动分析和记录首次检查的结果,再次复查时可自动计算出肺结节的增长率和倍增时间,为判断结节的良、恶性提供客观依据。分别于深吸气末及深呼气末对肺进行CT扫描,在工作站上可快速准确地测定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通气功能的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7、肺癌、结肠癌等癌症的普查X线辐射剂量的进一步降低,使得低剂量CT扫描进行肺癌、结肠癌的普查成为可能,成为目前最敏感有效的检查方法。
8、泌尿系CT成像经静脉注射对比剂以后行泌尿系统容积扫描,不仅能获得不同时相泌尿系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和任意斜面、曲面的二维图像,还可重建出肾盂、输尿管、膀胱的三维图像,图像非常直观形象,使泌尿系疾病的诊断更加容易,可全面替代传统的静脉尿路造影。
9、骨关节系统、口腔颌面部及内耳听小骨三维成像
对骨关节系统骨折、关节脱位、肿瘤和肿瘤样病变、血管性病变、口腔矫形外科等方面,VCT容积数据采集多种形式二维和三维重建更有利于病变的显示;通过二维及三维清晰显示内耳和听小骨,清晰展示人体内最小骨骼的精细形态和解剖结构,揭示听器的组成全貌,对内耳、中耳及面神经管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个人简介路兴国,医院CT室主任,主治医师。从年毕业至今一直从事放射、诊断工作,年在泰山医学院影像专业班学习深造,年、医院医院进修学习,年成功完成螺旋CT的初建,年全程参与多排螺旋CT的建设;对影像诊断有一定的造诣,对肺部疾病有更准确的诊断,现在己能独立开展各种血管CTA、关节立体三维重建、气管仿真内窥镜、心脏冠状动脉造影等前沿技术,为临床诊治提供了有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