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康复治疗(VRT)是通过反复进行一系列头、颈、躯体运动来加快眩晕及平衡功能障碍患者前庭代偿的产生的一种治疗模式,在缓解患者眩晕症状的同时帮助大脑重建良好的平衡状态。眩晕患者经常伴有内耳前庭功能损伤及平衡功能障碍,前庭功能康复训练可塑造人体的平衡功能,是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一种良好的方法。
资料与方法
病例资料研究对象为年10月至年12月就诊的76例BPPV住院患者,其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发布“BPPV的诊断依据和疗效评估”。其中,男性18例,女性58例;年龄19~72岁;诊断为后半规管和水平半规管BPPV者分别为52例和24例;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发病,病程0.5~2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
治疗和护理
复位治疗所有患者依照其BPPV类型接受相应的复位治疗,后半规管BPPV采用度滚转复位法进行复位,水平半规管BPPV采用barbecue翻滚法进行复位,所有复位治疗操作均通过全自动前庭功能诊治系统(SRM-IV)进行。复位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眩晕护理、饮食护理及复位后指导;观察组患者则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前庭康复操锻炼,每天2次,每次20分钟。
心理护理护士向患者及家属解释BPPV相关知识和减少再次发作的方法。因患者长期受眩晕折磨,眩晕发作时患者极为恐惧,许多患者是第一次通过全自动前庭功能诊治系统(SRM-IV)进行诊断和复位,第一次接受前庭康复操指导。护理人员要耐心向患者解释全自动前庭功能诊治系统(SRM-IV)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症状,以及怎样配合治疗。解答患者提出问题并给予正确指导,使患者正确对待疾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促进康复。稳定患者的情绪,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针对不同的人群建议其采取散步、听音乐、向亲戚朋友倾诉等,可舒缓疲劳,放松情绪。
眩晕护理(1)眩晕发作时应立即平卧,避免头颈部活动及声光刺激,并评估眩晕程度,观察记录眩晕持续时间,程度、诱因、血压。指导患者深呼吸、放松,必要时给予吸氧。部分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反应,及时告知医生,必要时在治疗前30min肌肉注射胃复安止吐。(2)选择光线暗、温湿度适宜的房间休息,减少探视。(3)采取适当的体位和头位。当眩晕发作剧烈时,尽量避免采用可引起眩晕发作的体位和头位。最好24小时内相对固定头位,严禁剧烈活动头部、做颈部按摩等。(4)注意安全防护。眩晕发作时,护士要注意帮助患者,以防摔倒。护士要多巡视和观察患者,必要时,提起床档以防坠床。(5)消除诱因。过劳、焦虑、抑郁、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头位和体位的突然改变都可能引起眩晕,所以患者要注意积极消除各种诱发因素,注意劳逸结合,避免情绪紧张。
饮食护理指导患者进食易消化、清淡的食物,含有丰富维生素的食物。少食辛辣、肥腻、生冷、烟酒及钠盐。在呕吐发作阶段不能进食,可给予静脉营养,待呕吐次数减少后在逐渐增加饮食。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促进机体康复。
复位后指导复位后患者可能会有头胀、头重或自觉眩晕加重的感觉,所以加强健康教育和知识宣传是非常必要的。复位后,患者应尽量避免向患侧卧位;指导患者避免头部剧烈活动或弯腰,低头过低。跳绳、仰卧起坐、颈部按摩等下蹲等动作。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心情开朗,鼓励患者多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分散注意力,保持心情舒畅。指导患者复位后采取半卧位,抬高床头45°头部垫高成直立位并保持48小时,必要时用颈托固定。
前庭康复锻炼前庭康复治疗应逐步进行,循序渐进。第一阶段可进行头眼练习,主要进行传球练习、扫视练习、视觉跟踪练习、头动练习、头动注视视靶练习、头画圈练习。第二阶段如患者可保持平衡则可进行步态练习,主要静态站立练习、双臂抱拢站立练习、趾踵站立练习、进行步行急停、步行转身、踝关节摆动练习。第三阶段可进行综合练习,如坐-站练习、双脚交替练习、行走练习跨越障碍练习、屈伸取物练习、掷球练习、行走头动凝视视靶练习。
疗效判断与随访
在治疗后1周(第7天)和2周(第14天)进行疗效评定,疗效评定标准如下:痊愈:眩晕或位置性眼震完全性消失。有效:眩晕或位置性眼震减轻,但未消失。无效:眩晕和位置性眼震无变化,加重或转为其他类型的BPPV。治疗后1年进行电话随访,记录一年内复发情况。
统计学方法
两组病例治疗1周和2周时的有效率及1年时的复发率均采用卡方检验,通过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治疗后1周的疗效评价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4.,P=0.)。而治疗后1周的疗效评价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差别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X2=1.,P=0.)。治疗后1年两组病例的复发率差别亦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X2=2.,P=0.)(表1)。
讨论
BPPV是眩晕门诊发病率最高的疾病,占眩晕门诊患者的1/4~1/3。BPPV为一种反复发作性疾病,尤其是继发性BPPV患者。BPPV患者多见于中老年人,发病期患者的平衡功能出现一定的损伤,反复就诊增加了患者及家属的经济和社会负担,前庭康复治疗因其无创,廉价和肯定的疗效并逐渐成为治疗眩晕的第三大主要治疗手段。在以平衡功能障碍为主诉的老年患者中,发现有9%的老年患者患有BPPV,而且老年BPPV患者更易发生跌倒、抑郁及日常活动障碍。BPPV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耳石复位法、前庭康复训练、药物治疗及观察。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于年发表的关于BPPV诊治的临床指南中,推荐耳石复位作为BPPV首选治疗,前庭康复训练和观察为可选择的治疗,不建议使用药物治疗。治疗后养成做前庭康复锻炼的生活习惯,避免剧烈活动及过度头部运动,有利于患者康复减少再发。下列情况也可以做前庭康复:前庭功能低下、一侧或两侧前庭功能丧失、颈性眩晕、老年人防摔倒、BPPV,前庭和姿势控制障碍的儿童、非前庭性眩晕和平衡障碍、外伤后遗症、中枢性头晕(血管性或神经性的)、运动病。前庭康复治疗也有禁忌症,其并不适用于低血压、药物副作用、短暂性缺血发作等原因所致的眩晕。研究表明,早期进行前庭康复操锻炼可提高治愈率,因此强调正确指导下的早期自我康复操有利于患者康复,减少BPPV再发,值得临床推广。
来源:医院,年第4卷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