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的诊疗


张俊海,解放军医院,神经外科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ersistentpostural-perceptualdizziness,PPPD)是一种临床比较常见的慢性头晕,它是在年初被世界卫生组织统一命名的一种新的独立疾病体。在中国,PPPD几乎不被临床医师所认识,这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

一、PPPD的历史演变

早在年前,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病人,他们会经历一种慢性头晕,并对运动刺激高度敏感,在空旷的视野中有不适感,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恐惧行为等,对这部分病人如何诊断一直比较困难,德国的神经病学专家KarlWestphal在年给他起了一个专门的术语叫"广场恐惧症",并认为该病是人体对姿势控制、运动、空间定向和风险评估的全面整合;然而在随后的年中,由于神经科、耳鼻喉科和精神科各自独立发展,未对其给予足够重视,对该类疾病的认识几乎踏步不前。直到20世纪80至90年代,神经-耳科专家和精神科专家对前庭和焦虑障碍症状重新展开研究,其中Brandt在德国的医学文献中也描述了这样一种状态,并把它称之为"恐惧性姿势性眩晕"(phobicposturalvertigo,PPV),国内武霞等对其进展也进行了综述。PPV临床特点包括姿势性头晕和波动性不稳感,受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包括过高架桥、下电梯、站在繁忙的道路边、商场或人群中等)所激发,也可能由最初的前庭功能障碍、内科疾病、心理压力等所引发。PPV概念的提出为神经耳科专家诊断类似疾病提供了机会,但是它的定义却从来没有被正式认可,它作为躯体、行为和人格特征的混合体,并没有使人们对其病理生理机制产生更多的了解,也就难以临床广泛应用。21世纪初期,Ruckenstein和Staab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精炼和更新了PPV的概念,提出了慢性主观性头晕(chronicsubjectivedizziness,CSD)的新概念。CSD临床症状包括三个方面特征:(1)持续的非旋转性头晕持续至少3个月;(2)对运动刺激的高敏感性,包括病人本身的运动和周围视野范围内物体的运动;(3)不能完成精细的视觉作业,包括阅读和使用计算机。进一步研究发现,CSD和PPV其实均属于功能性头晕,二者仅能部分反映患者的临床特征,不同之处在于可能区分疾病整体的不同亚型,他们其实具有相同的病理生理过程[5],即各种诱发因素引发病人产生与焦虑有关的姿势调节,使病人过度







































怎么治疗皮肤白癜风
什么原因会产生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rtyyy.com/jbbj/97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首页 合作伙伴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

    医院地址:乘车路线:352(环形),750路到郑卞路口向东走300米即到。

    Copyright (c) @2012 - 2020 china 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