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多发生于30~50岁的中、青年人,儿童少见。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别。双耳患病者占10%~50%。
治疗上目前多采用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改善内耳微循环、解除迷路积水为主的药物及其它。
一:药物治疗
(1)前庭神经抑制剂多用于急性发作期,可减弱前庭神经核的活动,控制眩晕。常用者有地西泮、苯海拉明、地芬尼多等。
(2)抗胆碱能药如山莨菪碱和东莨菪碱等,可缓解恶心、呕吐等症状。
(3)血管扩张药可改变缺血细胞的代谢、选择性舒张缺血区血管,缓解局部缺血。常用者有国家级新药环扁桃酯胶囊(一天三次,一次二粒)氟桂利嗪(西比灵)、倍他司汀、银杏叶片等。
(4)利尿脱水药可改变内耳液体平衡,使内淋巴减少,控制眩晕。常用者有双氢克尿噻、乙酰唑胺等。
(5)糖皮质激素基于免疫反应学说,可应用地塞米松、泼尼松等治疗。
(6)维生素类如为代谢障碍、维生素缺乏导致,可予维生素治疗,常用维生素B1、B12、维生素C等。
二:中医中药
三:内耳加压治疗
四:手术治疗
环扁桃酯胶囊(cyclandelate,Cyc)讲解:
最早由爱尔兰Elan公司研发的周围血管扩张药,年首次在美国上市,商品名Cyclospasmol。中国重庆迪康制药于年仿制,环扁桃酯胶囊是具有多种药理学作用的血管活性剂,能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使血管扩张,对脑、肾、血管及冠状动脉有选择性的持续扩张作用,从而使血流量增加,因此单次或连续给药均可增加心、脑、肾及四肢血流量。
环扁桃酯胶囊可以改善心脑血管的硬化,增强心脑血管弹性,解除心脑血管痉挛,舒张心脑血管血流,四重作用机制促进神经修复、建立侧支循环、疏通缺血区再灌注、修复受损脑组织细胞。
类似于路桥施工队,帮您在堵塞的血管边上开辟一条新的快速通道。
临床十大亮点
1中风后遗症康复用药
2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用药
3外周血管性疾病治疗性用药
4临床上改善微循环目标用药
5临床上建立侧支循环重点用药
6临床上促进神经修复靶向用药
7中国药典血管扩张剂目录用药
8美国药典联邦处方集收载用药
9糖尿病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基础用药
10内耳眩晕症临床中治疗通用药物
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