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神经元炎(VN)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症,是由于周围前庭器官炎症而引起的急性单侧前庭功能损伤综合征,主要症状为突然的发作性眩晕、恶心呕吐、自发性眼震和姿势不平衡,无听力改变,无耳鸣及其他神经症状。在外周性眩晕中,其发病率仅次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及梅尼埃病,国外有学者统计发现VN的年发病率为11.7/10万-15.5/10万。本文对前庭神经元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1?VN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目前对VN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尚无确切定论,有研究认为VN的感染与病毒相关,I型疱疹病毒(HSV-1)的原发感染通常通过口腔粘膜发生,HSV-1感染三叉神经节并通过舌神经到达膝状神经节,在这个过程中,面神经及前庭神经吻合处的前庭上神经受累最多。也有研究指出,HSV-1也可能首先通过感染的T淋巴细胞感染前庭神经节,或者从前庭迷路逆行感染。近期Han等提出VN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颈动脉斑块可能是VN的相关影响因素,而年龄、性别、体重指数、高血压或糖尿病则对VN的发病无显著影响。VN累及前庭上神经者占所有病例的40%-48%,前庭上神经及前庭下神经同时受累者占34%-56%,1.3%-18%的病例仅影响前庭下神经。这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前庭上神经明显长于前庭下神经;②在约65%的颞骨标本中,后半规管由在两个独立骨性通道中走行的前庭下神经支配;③面神经及蜗神经到前庭上神经的吻合比面神经及蜗神经到前庭下神经的吻合更经常出现。
2?VN的临床表现
???VN多表现为急性自发性眩晕或平衡障碍,头位改变时眩晕症状可加重,伴面色苍白、出汗、恶心、呕吐等自主神经症状。这种急性眩晕通常持续几天,然后在未来几周内逐渐消失,伴平衡障碍者易于向患侧偏斜。最近国外研究发现青少年VN患者前庭功能异常可能较成人患者持续时间更长。VN患者常伴发自发性眼震、位置性眼震及变位性眼震,并因受累半规管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特征的眼震。VN可以继发BPPV,VN继发BPPV患者的临床特点有:①年龄较小;②伴后半规管受累;③VN治疗疗程较长;④容易复发;部分患者也可并发振动幻视。
专家介绍:赵红玲,主任医师,出诊时间:周二全天,周三下午,联系--,欢迎网上预约方便就诊,预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