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舒华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硕士生导师
学科带头人
儿童预防耳朵类疾病的方法?
避噪音:人倘若长时间接触机器轰鸣、车辆喧闹、人声喧哗等各种噪音,会使原本开始衰退的听觉更容易疲劳,听力急剧减退,甚至引发噪音性耳聋。因此,尽量避免或减少噪声的干扰,是保护听力的首要一条。
戒挖掏:经常用耳勺、火柴棒掏耳朵,容易碰伤耳道,引起感染、发炎,还可能弄坏耳膜。耳道奇痒难受时,可以用棉签沾少许酒精或甘油轻擦耳道,亦可内服维生素B、C和鱼肝油。
慎用药:尽量避免应用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应用这些药物容易引起耳中毒而损害听力。
防感冒:天气变化季节注意勤换衣服,避免到人群多的地方活动,注意房间通风。
提高听力,有什么好的介绍?陈舒华主任还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生活要有规律作息不要熬夜。
2、饮食要注意控制,多吃含锌含铁含钙的食物,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少吃油腻肥的食物。建议每周可喝2至3次紫菜汤。紫菜是日常食品中含铁最多的,每百克含铁46.8毫克。专家建议,每周喝2至3次紫菜汤,就能保证人体所需铁的含量了。如果在汤中再加个鸡蛋更好,因为鸡蛋有利于铁的吸收。含铁较多的食物还包括虾皮、海蜇皮、黑芝麻、黄花菜等。
3、要尽量避免噪音。噪音会使听觉容易疲劳,导致内耳的微细血管处于痉挛状态,使内耳供血减少,导致听力下降。遇到巨响,或燃放鞭炮时,用手捂耳,保护鼓膜。尽可能避免使用对内耳听觉器官有毒性作用的药物,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和氯霉素等,新霉素和奎宁等。
4、尽量避免长时间大音量使用耳机。人耳对声音超过85至90分贝就会感到不耐受,而戴着耳机玩电脑游戏,或长时间的使用“随身听”,由于耳机直接接近鼓膜,分贝量往往放大,长时间对耳膜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使用耳机时,声音不要超过60分贝,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
5、戒烟限酒。父母常吸烟可使孩子处于烟雾之中,除了可能使孩子患急、慢性鼻炎、增殖体肥大、上呼吸道感染继发中耳炎外,香烟中的烟雾有害物质对小儿的娇嫩中耳粘膜有刺激作用。它可使中耳内分泌的粘液增多、变稠,耳咽鼓管不通畅,从而造成中耳内积液,诱发中耳炎。时间一长,鼓膜穿孔、增厚、钙化粘连、内陷使听力下降最后造成传导性耳聋。目前大部分家庭中都至少有一个吸烟者,由于小儿无法表达病痛,易延误治疗,若任其发展至耳聋为时已晚,务必引起家长注意。为了避免儿童听觉功能遭伤害,家长应戒烟,尽量避免儿童被动吸烟。
6、尽量避免挖耳的习惯。挖耳不但损伤皮肤引起感染,而且经常刺激皮肤还容易生长“外耳道乳头状瘤”,使耳道经常出血,甚至影响听力。防止污水入耳。在洗头、游泳之前可以用特制的橡皮塞或干净的棉球堵塞外耳道。
专家简介陈舒华耳鼻喉科主任,医学博士,中西医结合耳鼻喉主任医师,省临床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
擅长用中西医两法治疗各种耳鼻喉科疾病,擅长耳显微外科手术、喉显微外科手术,鼻窦内窥镜及头颈肿瘤手术,在佛山市率先开展了鼻窦内窥镜手术及鼾症病人的手术治疗,每年为大量的患者如各种类型的中耳炎、鼻窦炎鼻息肉、鼾症、头颈部肿瘤(包括喉癌,下咽癌)实施了手术治疗,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对耳鸣耳聋的内科治疗亦形成一套有效的治疗方案。
开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五上午及周六上午。
北京白癜风正规医院白殿风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