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带孩子听过海水拍打海岸的声音吗?
你带孩子听过夏日午后的蝉鸣的声音吗?
你带孩子听过车水马龙的城市中人群嘈杂的声音吗?
如果有天孩子再也听不见这世间万物所有的声响,那些悦耳的、嘈杂的声音突然消音。
你,会害怕吗?
这两天,我看了一个央视公益片《爱能听见》,心里挺难受。
这是一部关于关爱听障儿童的宣传片,视频中的小女孩从小就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只能用手语与他人沟通交流。
“只能看不能听,是什么样的感受?”
孩子渴望而祈盼的眼神,一下子戳痛了我。
听力健康,其实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但相较于其他安全方面的问题,父母对于孩子听力的保护,在意识上普遍还不是很强。
正好第二十个全国爱耳日即将到来(每年3月3日为中国爱耳日),我想和妈妈们探讨关于孩子听力保护方面的问题。
我国儿童的听力现状
在“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的官方网站上,有这样一组数据:
■我国目前有听力残疾人万人,人数居各类残疾的首位;
■其中,0-6岁的听力残疾儿童约有13.7万,每年新生先天性听障儿童2至3万人;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听障儿童数量最多的国家。另外,加上迟发性耳聋和药物性耳聋,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增的听障儿童高达6万人。
这些数字,让我感到非常吃惊。想不到,在我们身边,有那么多孩子无法感受这个世界的闹腾与美妙。
不禁想问: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孩子存在听力障碍?
导致儿童听力障碍的原因
1.孕期因素
妈妈在怀孕时,如果有过感染、不良用药、照X射线等情况,以及妈妈患有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等疾病时,都可能影响胎儿的发育,从而生出先天性听力障碍的宝宝。
2.遗传因素
遗传是导致新生儿听力障碍的主要原因,目前已经发现了多个与遗传性听障相关的基因。遗传性听障分为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显性遗传的孩子,家族中代代都有人是听障患者;隐性遗传的孩子,则很有可能所有家人都是正常的。
3.疾病因素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中耳炎是导致孩子听力障碍的主要耳部疾病。而中耳炎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儿童疾病,其中70%~80%都是由感冒引起。
在我们每个人的耳朵里,有一个连通鼻咽部和中耳鼓室的管道,叫做咽鼓管。孩子的咽鼓管跟大人的相比,更加短、平、宽,软骨弹性更差,因此更容易遭到细菌病毒的入侵,从而患上中耳炎。
中耳炎很可能会造成中度或轻度的听力损失。
而以下几个无意中的日常行为,都可能导致孩子患上中耳炎:
擤:当孩子感冒或患有鼻炎时,如果再用力擤鼻涕,口腔和鼻腔中的细菌、病毒就会因为压力过大,随着气流被冲进中耳。捂:打喷嚏时,会下意识的用手捂紧嘴巴,这时口腔中的细菌、分泌物也会被冲进中耳。灌:当孩子哭闹着不肯喝药时,如果捏着孩子鼻子强行给宝宝灌药,嘴里的药汁很容易在挣扎中通过咽鼓管流向中耳。呛:在小宝宝吞咽功能发育未完善前,如果喂奶时,奶水流的过多过急,宝宝还来不及吞咽,也很容易使奶水从咽部逆流入中耳。
此外,有很多急慢性传染病,比如流脑、乙脑、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同样可能导致孩子神经性耳聋。
4.药物因素
有专家指出,“临床上有许多药物都具有耳毒性,由这些药物导致的听力丧失,被称为药物中毒性耳聋。而这种耳聋本是可以避免的。”常见致聋性药物包括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这些药物应该严格禁止儿童注射使用。
记得曾经家喻户晓的春晚节目《千手观音》吗?在有听力障碍的21位演员中,18位是因为药物导致的耳聋。领舞的邰丽华,正是在两岁时,因高烧注射链霉素,而后失去了听力。
5.外力伤害
包括耳部外伤、长时间噪音的刺激等原因,导致孩子鼓膜等部位受损,从而影响听力。此外,还有将近30%的听障原因尚不清楚。
如何预防儿童听力损伤
孩子听力障碍,不仅会严重影响他们今后生活的质量,还会对他们的身心造成巨大伤害。那么,如何预防孩子听力损伤呢?
1.守护,从孕期开始
一旦怀孕,我们的生命就已经和宝宝紧密相连。因此从孕期开始,就要用心守护孩子的听力健康。
胚胎学研究证明,胎儿从第4周时听觉神经开始形成,第8周时大脑皮质开始出现,听觉系统初步发育。5-7个月时,胎儿的听力完全形成,能分辨出各种声音,并在子宫内根据声音做出相应的反应。
在这几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孕妈妈要尤其注意自己的状态。保持健康,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摄取,远离二手烟(我是坚定的禁烟者,之前有一篇文章是关于二手烟的危害,大家可以看看点击这里)和噪音,让自己拥有一个好心情。
如果生病不得不接受治疗,也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千万不可擅自用药,以防胎儿致畸。
值得一提的是,在宝宝出生之后,要及时做好新生儿听力筛查等检查。这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强烈推荐的,是在早期发现孩子听力障碍并进行及时干预和治疗的有效措施。
而当发现孩子黄疸严重时,要及时就医。因为有医学研究表明,病理性黄疸如未及时治疗,体内高浓度的胆红素将使神经系统受到永久性损害。这其中,以听觉系统最先受累。
一开始的优生优育,将为孩子的听力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强日常护理
我们要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其实,很多细节都涉及到孩子听力的保护。比如:
妈妈在喂奶时,要当心宝宝溢奶流进耳朵里;
给孩子洗澡时,要避免他们耳朵进水;
清理孩子的耳垢要讲究方法;
不要在孩子面前制造巨响……
而在孩子感冒发烧后,更要加强护理,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