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警惕耳科疾病


原创漫画健康科普学术会议医学常识医者说说

如今,很多人在日常中出现一种“晕”的情况,比如,在起床时、翻身时、仰头时、阴雨时、太阳直射时、运动时等,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很大困扰。

什么是眩晕?

眩晕是由于空间定位障碍而产生的一种运动错觉,多突然出现,患者感觉自身或者周围环境(比如房间)在旋转、翻滚、往一侧倾倒或来回摆动,出现自身漂浮感,站立不稳,不敢睁眼的情况,伴有心慌、恶心、呕吐等表现,但头脑意识清楚。

眩晕患者该去哪科就诊?

很多有眩晕症的患者就医时通常首选到内科就诊,但很多患者内科就诊治疗后,并未检测出相关疾病或眩晕仍然反复发作,这时我们应该想到眩晕与很多耳科疾病也是息息相关的,尤其是伴有耳鸣、听力下降者。

因此,通过一般查体和头颅CT或核磁共振检查,在排除了脑血管疾病及颅内肿瘤等中枢性眩晕后,建议患者请耳鼻喉科的医生看看。

为什么眩晕与耳朵联系如此密切?

我们都知道耳朵有听声音的功能,但是您是否了解它其实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功能,那就是维持人体的平衡。

人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其中内耳中的前庭能够感知身体旋转和直线加速运动,并将所感知的人体在空间的位置及变化的信息,上传到大脑进行分析处理,然后通过传出神经对眼,头颈和躯体实施调节反应。平时前庭系统的空间定向和调节平衡的功能我们是感受不到的,只有前庭系统中任何部位发生病变和功能障碍,或者前庭感受的刺激和视觉、深感觉不一致时,产生平衡失调的眩晕感我们才能体验到。前庭系统受到刺激不仅引起眩晕,还可引起眼球震颤,恶心,呕吐,耳鸣,耳聋等伴随症状。与耳科疾病相关的眩晕我们统称为耳源性眩晕。最近有研究指出,近七成眩晕患者由耳病引起。

耳源性眩晕相关的疾病有哪些?主要症状是什么?01

梅尼尔病

?它的主要症状为发作性眩晕、波动性听力下降、耳闷、耳鸣。病人多数为中年人,发作期的主要症状为:突然发作,睁眼时感觉房子或周围物体在转动,闭眼时则自觉身体在旋转,睁眼或转动头部则症状会加重,发作剧烈时病人常伴有不敢睁眼、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等一系列症状,但病人的意识保持清醒。

02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亦称为耳石症。多因特定的头位改变而诱发的阵发性短暂眩晕,不伴有耳鸣、耳聋等症状。

03

迷路炎

?是化脓性中耳乳突炎较常见的并发症。此类患者有长期的慢性中耳炎病史,尤其是伴有胆脂瘤形成,骨质破坏更常见.迷路炎常呈阵发性或继发性眩晕,偶伴恶心呕吐。眩晕多在快速转身、屈体、耳内操作(如挖耳、洗耳等)、擤鼻时发作,中耳乳突炎急性发作期症状加重。

04

突发性耳聋

?突发多认为与内耳供血障碍和病毒感染有关,它的主要表现为短时间内听力明显下降,可伴有明显的眩晕,耳鸣,恶心,呕吐症状,此病有一定的自愈率,但仍有很多患者因为治疗不及时而导致听力无法恢复,因此发病后及早治疗很关键。

如果耳朵有了损伤,早期可能有什么感觉呢?

内耳损伤发展很缓慢,早期不易察觉。如果有耳朵闷堵、耳鸣时,须及时就医,查查听力和前庭功能,以便早期发现内耳疾病,对预防眩晕、摔倒非常重要。

前庭功能怎么检查呢?

眼震视图仪是前庭功能检查的重要设备,主要通过配有红外线摄像头的视频眼罩,直接记录患者在平衡台试验,自发性眼震扫描,凝视试验,扫视试验,视跟踪试验,视动性眼震试验,位置试验,变位试验,温度试验等系列检查中的眼震,再将视觉图像传入电子计算机,由电子计算机数字化描述并分析计算瞳孔运动轨迹,以此判断前庭系统的生理或病理状态,同时又为前庭系统病变的定位诊断提供线索。

前庭功能呢检测队人体有什么伤害吗?

前庭检测是属生理性、功能性检查,尽管检测过程中少数患者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出汗、恶心等不适,但它对人体无没有任何损害,故前庭检测属无创性检测。

这患者检测前庭功能有哪些注意事项?

因为部分眩晕患者的前庭呈敏感状态,检查时,可能会伴有程度不同的恶心或呕吐,所以要求患者有家属陪伴,检查前2小时禁食或少食,以免检查中发生呕吐。

检查前48小时停用中枢兴奋或抑制类药物,如:安定、咖啡因等。

检查前48小时戒酒。

冠心病、严重高血压、心脏功能不全者慎查。

眩晕的发病率很高,原因复杂。我们只有在眩晕时,有一个正确的求诊方向,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更好地维护自身健康。

专栏·作者:医院张华蓉









































白淀风
北京专治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rtyyy.com/jbjc/12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首页 合作伙伴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

    医院地址:乘车路线:352(环形),750路到郑卞路口向东走300米即到。

    Copyright (c) @2012 - 2020 china 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