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耳骨迷路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http://m.39.net/pf/a_4321506.html
内耳(innerear)包括听觉器官和平衡器官,位于颞骨岩部一系列相互连接的腔隙构成的迷路内,其内包含相互交通的膜性囊和管道。迷路内的所有空间充满液体。不同的囊包含的感觉上皮由支持细胞和机械感觉细胞构成,后者也就是位于全部脊椎动物的听侧线系(acoustico-lateralissensorysystem)内的毛细胞。在人类,有6个这样的机械感觉上皮:耳蜗内的Corti器(听觉器官),椭圆囊、球襄(静态平衡器官)和半规管内的嵴(动态平衡器官)。毛细胞和周围辅助系统拥有相同的基本结构,显示它们对每一种不同感觉模式的特殊适应方式。骨迷路骨迷路(bonylabyrinth)由前庭、骨半规管和耳蜗组成,三者均为内衬骨膜的腔隙,内含膜迷路。骨迷路较颞骨岩部的其他部位更致密、坚硬,故可在颞骨岩部解剖出骨迷路,年轻的颅骨此特点尤为明显。骨迷路和膜迷路内充满液体。骨迷路内壁和膜迷路外表面之间的腔隙内充满一种清澈的液体,即外淋巴(perilymph),它的离子成分和其他的细胞外液相似,钾离子低而钠离子和钙离子高。膜迷路内含有内淋巴(endolymph),是一种离子成分更接近细胞内液的液体,钾离子高而钠离子和钙离子低。此外,内淋巴的阳离子成分较外淋巴多80mV,称为内淋巴电位(endolymphaticpotential)。内、外淋巴离子成分和电位的差异在使机械感觉毛细胞的敏感性达到最大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电化学梯度的维持依赖于迷路壁的自稳组织(homeostatictissue)。毛细胞将头部运动或声音运动产生的内耳流体的振动转变为电信号,经前庭蜗神经分别传递到脑干的前庭神经核或蜗神经核。前庭前庭(vestibule)是骨迷路的中央部分,位于鼓室的内侧、耳蜗的后方和半规管的前方。形状约为横向扁平的椭圆形,其前后径和上下径均值都为5mm,横径约为3mm。前庭的外侧壁有椭圆窗(ovalwindow)开口,又称前庭窗(fenestravestibuIi),该窗由镫骨底及其附着的环状韧带封闭。前方,前庭内侧壁上有一小的球囊隐窝(sphericalrecess)以容纳球囊(saccule),此处有数个小孔穿过而形成中筛斑(maculacribrosamedia),这些孔内有至球囊的前庭神经的细支通过。球囊隐窝的后方为斜行的前庭嵴(vestibularcress),嵴前端形成前庭锥体(vestibularpyramid)。前庭嵴将前庭分为蜗管隐窝和椭圆囊隐窝两个部分:蜗管隐窝(cochllearrecess)为嵴下方小的凹陷,前庭蜗神经纤维束穿过此处至蜗管的前庭端;椭圆囊隐窝(ellipticalrecess)位于嵴后上的前庭顶和内侧壁,容纳椭圆囊。前庭锥体和相邻的椭圆囊隐窝有许多小孔穿过而形成上筛斑(maculacribrosasuperior),其中锥体的孔内有至椭圆囊的神经通过,椭圆囊隐窝的孔内有至上、外半规管壶腹的神经通过。锥体和椭圆囊隐窝区与内耳道的前庭上区相对应。前庭水管开口于椭圆囊隐窝的下方,由此到达颞骨岩部的后表面,其内容纳一条或多条小静脉和部分膜迷路的内淋巴管。在前庭的后部有5个半规管的开口,前壁有一椭圆形的孔,通向耳蜗的前庭阶。半规管内耳有3个骨半规管(semicircularcanals):前(上)半规管、后半规管和外(水平)半规管,它们都位于前庭的后上方,每个半规管约为圆周的2/3。3个半规管的长度不一,但直径相似。每个半规管有一膨大的末端称壶腹(ampulla),其直径约为半规管直径的2倍。前半规管(anteriorsemicircularcanal)长15-20mm,方位与颞骨岩部的长轴垂直,位于岩部前面弓状隆起的深面。弓状隆起并非正好与前半规管相对应,而是与大脑颞叶下面的枕颞沟相对应。前骨半规管的前端为壶腹,开口于前庭的上外侧部;后端与后半规管的上端合成总脚(crus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rtyyy.com/jbwh/131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首页 合作伙伴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

    医院地址:乘车路线:352(环形),750路到郑卞路口向东走300米即到。

    Copyright (c) @2012 - 2020 china 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