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告:后续课程,已经改成每周直播两次(每周二、周三19:00开播),每次直播时间2小时的新模式。详情可戳链接了解诗歌史直播方式变更通知(周二周三分别直播2小时)
下周二、周三,梅香将连续两天直播讲解“宋元明清诗歌”,内容包括,扫码即可报名参与,直播期间课程优惠,扫码直接领30元优惠券,优惠截止日期10月19日深夜,优惠期仅剩五天,欲报从速!
古代文学考研“诗歌史”第一期配套材料白居易诗歌知识结构图
注:由于表格太大,为了在平台上显示方便,梅香把表格拆开发布。白居易
诗作内容
题材
思想情感(诗歌理论)
意象意境
详情概述
1、白居易自己的分类: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前两者是“正声”,肩负“诗以言志”之功,然而,他最出色的作品却集中在后两类诗歌中。
白居易自述:“谓之讽喻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与元九书》)
2、白居易诗歌的题材分化以贬谪江州为界,其讽喻诗集中在前期创作中。此外,他与元稹还有许多酬和诗。
1、个人思想:兼调儒释道,前期入世,后期远祸,奉“知足长乐”为圭臬。
2、诗歌创作思想(白具备理论自觉意识):
①要求诗歌能“补察时事”、“泄导人情”。“风雅比兴外,未尝著空文……上可裨教化……下可理情性……”(《读张籍古乐府》)
认为文章为时著,歌诗为事作。(总结自《与元九书》)
“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寄唐生》)
②在艺术上,讲究“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总结自《与元九书》)
3、白居易的一些闲适诗和杂律诗,有重理趣,讲道理的倾向,影响了宋人。
1、他的写景律绝中,自然意象显得明丽圆熟。
2、白居易最优秀的诗篇,并不是传统类型诗作,是一些长篇叙事抒情作品,这些作品中,最优秀的是他所轻视的“感伤诗”如《长恨歌》《琵琶行》等,当然,有一些乐府讽喻之作,也在叙事上处理很好,比如《上阳白发人》。
这类作品中,塑造人物、虚构事件往往成为创作的中心,白居易作为诗人,却具备“小说家”的虚构想象力,能根据一些基本事实进行合理推演,编织出有声有色的故事细节,呈现出有血有肉的男女主角;而在其中,景色描写的权重也很大,而写景与叙事、抒情总是能融为一体,彼此协助,构造出情思浓郁的诗化小说氛围。
此外,“音乐形象”的呈现也是白居易为诗坛所作重要贡献,《琵琶记》中,他以通感手法,对琵琶演奏的声象进行细腻描摹,成就卓然,影响后世李贺《李凭箜篌引》等诗歌创作。
可以说,白居易作为一个诗人,对后世诗人的影响并不大,对后世的小说、戏剧等俗文学却有颇多启发,他所描摹的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他所幻想的琵琶女年轻时的遭遇,都感人至深,成为了后世文学的基本素材。
诗作形式
风格
艺术手段
词语句法
结构体裁
白居易善于运用比兴手法来写作,有时也在诗中采用寓言形式(如《秦吉了》用燕鸡喻百姓,用凤凰喻君主),但是议论、白描才是他诗歌创作所运用的主要手段,而在长篇叙事诗中,他也擅长运用“顶针”的修辞来进行情节的切换。
通俗浅白,要求老妪能解。口语俗语颇多。
1、擅长体裁:乐府诗、古体诗、长篇排律、短小律绝。
2、其讽喻诗,一篇专咏一事,篇下小序揭示主旨。
3、其诗多以三字句起,后接七字句,富有民歌咏叹情调。
浅俗平淡;
实用化、写实性、通俗化审美追求。
白居易关于诗歌结构、风格、语言的文论自述:“篇无定句,句无定字,系于意,不系于文。句首标其目,卒章显其志。诗三百之义也。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喻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新乐府序》)
作品例证
一、讽喻诗
《秦中吟十首》:《重赋》《伤宅》《歌舞》等略。
《上阳白发人》
上阳人,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同时采择百余人,零落年深残此身。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皆云入内便承恩,脸似芙蓉胸似玉。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春日迟,日迟独坐天难暮。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记年。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今日宫中年最老,大家遥赐尚书号。小头鞵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上阳人,苦最多。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君不见昔时吕向美人赋,又不见今日上阳白发歌!
阅读提示:这首诗,算是白居易的讽喻诗里面比较好的,其中红色字部分,是从不同的侧面来写这个宫女所体验的时间,这种个体化时间体验的摹写,是比较有艺术性的,诗中写了她长夜等天明,天明等日落,以至于过了无数重复的日子,已不记得年数,只知明月总是圆了又缺。此外,这首诗写宫女的悲哀,其中“天宝末年时世妆”也是一个非常动人的细节,在这个细节描写中,诗人不再从宫女的视角来讲述她所经历的岁月,而是从假想的外在观察者角度来写宫女由于长闭深宫,因而还描画着过去的妆容——在她身上,仿佛时光停滞了;诗人所假想的外人的“嘲笑”,使得这首诗有了笑中带泪的酸涩。
但是,白居易诗歌的最大问题,就是写得太直太露太刻意,从结构上讲,这首诗没有真正的结构设计,只是平铺直叙,从上阳人的入宫写到她的年迈,结尾也缺乏韵味,以“君不见”、“又不见”作结,非常明显是要说给一个潜在的读者,而这潜在的读者当然是处于上位的君王,这就破坏了诗歌的艺术品质。
《新丰折臂翁》节选
此臂折来六十年,一肢虽废一身全。至今风雨阴寒夜,直到天明痛不眠。痛不眠,终不悔,且喜老身今独在(悖论)。不然当时泸水头,身死魂飞骨不收。应作云南望乡鬼,万人冢上哭呦呦。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红线毯·忧蚕桑之费也》
红线毯,择茧缲丝清水煮,拣丝练线红蓝染。染为红线红于蓝,织作披香殿上毯。披香殿广十丈馀,红线织成可殿铺。
彩丝茸茸香拂拂,线软花虚不胜物。美人蹋上歌舞来,罗袜绣鞋随步没。太原毯涩毳缕硬,蜀都褥薄锦花冷,
不如此毯温且柔,年年十月来宣州。宣城太守加样织,自谓为臣能竭力。百夫同担进宫中,线厚丝多卷不得。
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轻肥》(《秦中吟》之一)
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朱绂皆大夫,紫绶或将军。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樽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宿紫阁山北村》
举杯未及饮,暴卒来入门。紫衣挟刀斧,草草十余人。夺我席上酒,掣我盘中飧。主人退后立,敛手反如宾。中庭有奇树,种来三十春。主人惜不得,持斧断其根。口称采造家,身属神策军。主人慎勿语,中尉正承恩。
二、闲适诗和杂律诗
《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醉中对红叶》临风杪秋树,对酒长年人。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
《对酒》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随贫随富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
《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阅读提示:白居易的闲适诗和杂律诗,往往在诗中说理,比如第一首《大林寺桃花》,所讲述的“春在别处”,颇有理趣,与后世苏轼《题西林壁》风调相似,而《对酒》一诗显然通过直抒胸臆表达自己乐天远祸,不作人事之争的处世道理,后世苏轼的《洗儿诗》与此也有相近处。所以,可以说,陶渊明诗歌的议论化和平淡,杜甫诗歌的沉郁老成之品质,白居易诗歌的理趣,韩愈诗歌的散文化和险怪之风,共同开启了后世宋诗努力的新方向,这是极其值得注意的,当我们写宋诗对前人的继承时,一定不要忘记了白居易!
赵翼:“无不达之隐,无稍晦暗之词。”(《瓯北诗话》)
袁版文学史:“这两篇作品在意境的深远、声情的浏亮、色彩的鲜明、内容的丰富上都超过前人。”
复旦文学史:“以高度的想象、浓郁的情感铸就文学意象。”
《长恨歌》(爱情悲剧、政治悲剧、时代悲剧三重奏)
第一层:承宠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对比、反衬)。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从“效果”出发写杨妃之得宠)。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第二层:死别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转折句,承接之前的舞蹈)。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情景交融)。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第三层:归思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用顶针法进行转折)。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写景与心理描写相结合)。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情景交融)。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第四层:招魂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重复“魂魄”一词,转入下一个层次)。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想象中的景物描写,情景交融)。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影响后世戏剧创作的“情语”)。
采用想象和虚构手法,浓烈的抒情贯穿于叙事。借四季景物变换来衬托伤感的情怀。
叙事上简化,多写情感和人物心理,具有戏剧性。
《琵琶行》并序
序: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第一层:送客开筵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第二层:琵琶一曲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第三层:女子身世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第四层:诗人同命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用秋天的枫叶荻花和三次江月来衬托人物感情。
注重通过人物动作、神态来写性格、心理。
擅长通过语言表现音乐美感。
相关真题和解答思路一览
论述白居易的新乐府诗
白居易的新乐府诗有何特点?
结合具体文献,论述“新乐府运动”的影响。
简要说一下白居易《新乐府》诗集的缺憾。
结合具体文学史料,就白居易的诗歌创作主张及其诗歌创作实践情况,做一简要述评。
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写道:“唐兴二百年,其间诗人不可胜数……又诗之豪者,世称李、杜。李之作,才矣!奇矣!人不迨矣!索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杜诗最多,可传者千余首。至于贯穿古今,覙缕格律,尽工尽善,又过于李焉。然撮其《新安》、《石壕》、《潼关吏》、《芦子关》、《花门》之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句,亦不过十三四。”据此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白居易《序洛诗》,依据中国古代文学史实,写一段文学评论,可自拟题目。
予历览古今歌诗,自《风》、《骚》之后,苏、李以还,李陵、苏武始为五言诗。次及鲍、谢徒,迄于李、杜辈,其间词人闻知者累百,诗章流传者巨万。观其所自,多因谗冤谴逐,征戍行旅,冻馁病老,存殁别离,情发于中,文形于外。故愤忧怨伤之作,通计今古,什八九焉。世所谓文士多数奇,诗人尤命薄,于斯见矣。
结合具体作品,谈谈白居易诗歌的不足之处。
结合具体作品,评价白居易讽喻诗的优缺点
简述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色。
白居易讽谕诗的艺术特点。
答题思路:以上,都是在问白居易新乐府运动的理论和创作(讽喻)的相关问题。在回答的时候,请结合本表格所引用的关于白居易《读张籍古乐府》《与元九书》《新乐府序》等新乐府运动的纲领性文章之重点内容(请记住这个表格中引用的句子,到时候在考上写下来加以分析),清楚地说明白居易是有意要恢复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