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神汤”出自山西名医刘绍武前辈之“三部六病”。刘老研究《伤寒论》自成体系,创立“三部六病”学说。其中创制了19张所谓“协调方”,基本以小柴胡汤为方底,加上不同的病位所需的不同药物。同时,比如川椒易生姜、苏子易半夏,利于久服。既然叫做“协调方”,估计是“协同各方、调理为主”的思路。而且,刘老认为,看病要定病性、定疗程,只要主要矛盾没有变化,一般不需要换方子。
所以,据说刘老有“刘百副”之称。哈哈,上面这些是凭记忆和体会写的,不准确的地方,三部六病传人,特别是马文辉老师可以直接打电话给我,劈头盖脸的骂我!
我与“三部六病”结缘,缘于一位山东网名叫做“紫苏”的大姐的力荐。这位大姐典型的山东大姐性格,人热情豪放。我们是在中医网站上认识的,也许都是自学中医,所以沟通较多。那年好像是年的夏秋之交,她打来电话,邀请我去太原参加“三部六病”培训班。我当时对于三部六病不是很了解,此前在北京的全国经方论坛,听过三部六病传人==马文辉老师的讲座,好像当时马老师讲三部六病,其中讲到==葛根麻黄汤,我还有点质疑。本来《伤寒论》的麻黄汤就很好,为啥还要搞一个葛根麻黄汤?不就是麻杏石甘汤加葛根嘛!能代替麻黄汤?所以不想去,但是紫苏大姐一定要我去,去了必有收获。所以抱着怀疑的心态跑到太原,一看,三部六病果然厉害,刘老的几代传人悉数到场。最厉害的是,人家搞得培训是山西省卫生厅搞的:陕西省西学中三部六病培训班。就是让山西的中医学习中医,学习三部六病。山西的中医就是牛!三部六病真是厉害!我们这些外地学员纯属义无培训,管吃管住,还管喝酒,哈哈啊!记得马老师还专门为我们二十几个外地学员摆了酒席,马老师有着浓重的山西口音,豪放的大家胸襟,幽默的演讲风格,特别是对我们这些爱好者更是鼓励有佳,至今不忘,甚是感动!
正是那次培训,改变了我对三部六病的看法。一位中医大家,倾其一生的宝贵财富,全部浓缩在几张经典方剂。学习中医不能先入为主,抱有成见。那次,也好像是马文辉老师新著《刘绍武三部六病传讲录》首发,我当时请回来几本,很珍贵地送给中医朋友。也是那次,学会了后来多次使用的“调神汤”。
今天这个病案,应该是第二次使用调神汤。第一次是和一个中医朋友研究给一个女患者用的,大概是失眠为主的妇科病,据说效果很好。今天这个的基本情况如下:
女,不到40岁,家里开了烤串的夜店。很长时间头痛,尤以左侧太阳穴为重。脾气又急坏坏,和家人吵,和顾客吵,见谁都想吵,每天心烦意乱。为我是不是得病了,心想肯定是有病了,但是还真不是道是什么病。估计每天半夜三更,生活不规律引起的。其时正在看马文辉老师的《刘绍武三部六病传讲录》,心想这个和调神汤极其相似,调神汤言:脉溢,心烦,易怒,头昏,失眠,记忆力减退或谵语或狂躁,调神汤主之。把脉:不甚了了,反正觉得很乱,心想此方为刘老精心创制,可以久服。不妨一试。
遂处调神汤原方五剂:石膏30克、牡蛎30克、桂枝10克、大黄10克、车前子30克、柴胡15克、黄芩15克、党参30克、苏子30克、川椒10克、甘草10克、大枣10枚。告知服后可能腹泻。
第二天,反馈:服后大约半个小时头痛除,肚子有点痛,拉肚子。告诉他是正常反应,继服余剂。剂尽,均好。
奇哉,调神汤!!!
三部六病十九个协调方前辈精心创制,我辈当深入研究。这些方子稳妥效奇,辩证简单,容易上手,或许这也是山西大力推广“西学中”的主要原因吧。
再一想,《伤寒论》、《金匮要略》不也就是中医的“临床手册”嘛!结果被后人搞复杂了,自己不知所云,令初学者一头雾水,入宝藏之库,不取宝藏,胡猜宝藏来历,终是空手而归!就像读书时,非要研究这个文章的中心思想,某一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意思。其实,作者当时啥也没想,或者没你想的复杂。这一方面,应该向日本人学习。感觉调神汤可能适合很多人的更年期综合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