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法
施术者以手的一定部位如食指关节、食指与中指关节、四指关节、拇指关节、食指(近节指骨、中节指骨和远节指骨)外侧缘等部位着力于足底反射区进行直行或横行的反复刮拭,称为刮法。主要手法有:
1.食指外侧缘刮法
操作者食指弯曲似倒“L”形或似钩形,以弯曲食指(近节指骨、中节指骨和远节指骨)的外侧缘为着力点,紧贴受术者足部皮肤稍加用力进行刮拭。
此手法主要用于足部肌肉较少部位或骨缝中的反射区,如喉与气管、胸部淋巴腺(胸腺)、内耳迷路以及尾骨内外侧等反射区。
2.食指关节刮法
食指(食指中节指骨与近节指骨之间关节)指间关节弯曲扣紧,拇指指甲面顶在食指关节内侧面(掌侧面),其余3指握拳,以食指关节外侧(背侧)为着力点,着力于足部反射区,进行刮拭)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此手法主要用于如肺及支气管或足底肾→输尿管→膀胱,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肛门等反射区
3.双指关节刮法
食指和中指的指间关节弯曲扣紧,拇指指甲面顶在食指和中指关节内侧面,其余2指作握拳状,以食指和中指关节外侧为着力点,着力于足部反射区,进行刮拭)。
此手法主要用于同时进行大面积反射区集中按摩,如小肠反射区。
4.拳刮法(又称四指关节推法)
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做握拳状,以各指中节指骨与近节指骨间关节为着力点,着力于足部反射区。拳刮法又分为拳侧刮法和拳横刮法两种。医学
拳侧刮法主要用于肾、输尿管、膀胱反射区或胃、胰、十二指肠反射区,拳横刮法主要用于小肠反射区。
5.拇指关节刮法
施术者以手拇指关节弯曲并以其关节突出部为着力点,紧贴受术者足部反射区皮肤稍加用力进行刮拭。
此手法主要用于甲状腺、胃、胰、十二指肠等反射区。
足部反射区诊断方法
足部反射区的切诊是以触压各个反射区的感觉,从其发生的异常变化,结合观察全足的情况来综合分析诊断,中医的切诊以切脉为主,是通过脉象的变化诊断病情。足疗切诊是摸脚,当双手按触患者的脚时,会感觉到皮肤湿冷、干湿,肌肉松软或紧张,关节灵活或僵硬,这都是一般情况。进一步按摩各反射区,在按压时可感触到有四种异常现象。
1、气感
各个反射区遇到的气感不一样,在皮下结构致密的反射区(如额窦、三叉神经、鼻、大脑等反射区)呈捻发样感觉;在皮下疏松的反射区(如肾、输尿管、膀胱、胃和小肠等)呈水泡样感觉。气感的产生是由于局部血液环障碍、供氧不良,以致二氧化碳不能交换代谢产物,在组织和细胞中含有二氧化碳,当我们用手指向一个方向推压时,将气体趋赶集中,气体集中了、膨胀了,手才能感觉到气体的存在,患者也会感到有明显的疼痛。所以在额窦、三叉神经、小肠等反射区都是从前向后推按到后1/3处才能感到气体。在各反射区遇到气体表示该反射区所对应的器官有功能性变化。
2、颗粒
是由于代谢产物中的酸类或晶体物质沉积在局部所致。手感与气体不一样,气体是时有时无,轻压就以感觉到,重压则无,颗粒是有实物感,越重压越明显。遇有颗粒,表示相应器官有炎症、钙化或结石等变化,多为器质性病变。
3、条状物
手感为不规整的长条样物质,轻重压都可感觉到,多表示相应的器官有陈旧性病变,或表示相应部位曾经动手术或有外伤。
4、块状物
块状大小不一,大的如蚕豆,小的比黄豆还小,手感软硬不一,根据不同的反射区,有的属于功能变化,如发生在肛门直肠反射区的块状物,可能是便秘的反应,也可能是占位性病变,前者为功能性变化,后者则为器质性病变。
以上所述四种手感,在某反射区有时单独存在,也有时同时有两种以上手感存在,对各反射区检查时所用手法有些与保健手法相同,有些与保健手法不同。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