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3日,全国爱耳日如期而至。今年的爱耳日主题是:人人享有听力健康!
为了降低耳聋发生率,控制新生聋儿数量的增长,预防工作尤为重要。年,卫生部颁布了《常用耳毒性药物临床使用规范》,加大了对耳毒性药物临床使用中的规范化管理力度。中国有听力语言残疾人为残疾人总数的首位。针对耳聋发生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工作薄弱的现实,卫生部、教育部、民政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老龄协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等10部委局共同确定:每年的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EarCareDay)。
听力损失的原因?
引起听力损失的原因有很多,最直接最常见的就是耳朵外耳、中耳、内耳结构及听神经,听觉中枢的病变,其次长时间接触噪声,服用耳毒性药物,头部外伤,一些疾病的并发症和后遗症,如脑膜炎、梅尼埃病、糖尿病等,都会引起听力损失。还有一些是先听性听力损失和遗传性听力损失,包括在妈妈妊娠期间受到病毒感染,宝宝出生时的一些并发症,如黄疸和家人的基因遗传等。另外由于随着人年龄的增长,身体各器官的机能都随之退化,而引起老年性听力损失。
当出现听力损失时我们该怎么办?有部分的听力损失可以通过药物等医疗手段进行治疗,但大部分的听力损失都为不可逆,及时准确的验配助听器或者其他听力辅助设备是听力障碍人士回归到主流有声世界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发现和怀疑自己有听力障碍时,医院进行听力检查,并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相关治疗。如确实发生了不可逆的听力损失,应及时佩戴助听器和其他听力辅助设备,以防由于听力障碍而引起的语言障碍,学业、工作、生活等沟通障碍,以及增加其他一些心理疾病发生的几率,如老年痴呆和抑郁。如何保护听力呢?一、情绪调整好研究表明:生气、郁闷、悲伤等负面情绪,都可能诱发突发性耳聋。二、慎用药物因滥用抗生素药而导致的药物性耳聋比较常见于少年儿童。三、定期测血糖老年人听力下降有时候与内分泌系统的疾病有联系。糖尿病会引起缓慢、渐进性、双侧对称性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四、耳朵莫多掏耳屎是外耳道分泌的一种淡黄色黏稠液体,我们在吃饭、说话时可自动将其排出。有人感到痒,忍不住掏耳朵,越痒越用力掏。频繁用力地掏耳朵会碰伤耳道引起感染以至于引发炎症,损伤耳朵听力健康。五、远离噪音源研究表明:37%的听力残疾与噪声损害密切相关,噪声会缓慢损伤人的听力。因为持久的噪音使得内耳的微细血管处于一种“痉挛”状态,使内耳供血不足,听力会逐渐减退,甚至导致噪音性耳聋。六、常按摩耳朵听力下降,与内耳血液循环减弱有联系,闲暇的时候,经常按摩耳朵有助于促进耳部的血液循环,耳部还有很多穴位,经常按摩有助于保持听力,重点按摩的部位是耳垂和耳廓。七、佩戴助听器或者植入人工耳蜗虽然有很多预防的方法,但是耳聋依然不可避免,不管是什么年龄段的听障患者都要实行三早原则: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然而很多老年人听力下降又不佩戴助听器,实际上及时佩戴助听器还是有助于延缓听力进一步下降的,尤其是对低频听力损失的老年朋友的干预效果更加明显。关心您的健康,我们一直在路上……华鸿医药集团全体员工感谢您的支持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