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是一种治疗咽鼓管功能障碍的新技术。这是一种与内窥镜结合使用的新一代微创技术,在内镜直视下借助专门的植入器械将导管插入咽鼓管后,持续加压2分钟左右,能有效改善由咽鼓管功能障碍引发的各种病变。医院耳鼻咽喉科宋海涛主任医师的团队于年开展这项技术,改善耳闷有效率高达88.5%,为众多耳闷患者带来福音。
医院耳鼻咽喉科曾治疗这样一位患者,反反复复耳闷,听力下降4年,一直被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多次行鼓膜穿刺后抽出淡黄色积液后耳闷症状暂时缓解,之后又复发。行鼓膜置管术,置管脱落后再次出现耳闷听力下降;行鼓膜激光造孔术,短期症状改善,鼓膜造孔修复后耳闷和听力下降再次出现,反反复复,甚是痛苦。后来到我院耳鼻咽喉科进行了咽鼓管球囊扩张的手术后,至今已满2年,患者耳闷彻底缓解了,耳朵不再流水了,听力也恢复了。
延伸阅读
在耳朵与鼻子之间有一根管子相通的,我们称之为“咽鼓管”。平时吞咽或打哈欠时这根管子会开放,空气从鼻子进到耳朵使鼓室内的压力保持在一个大气压,使鼓膜内外压力一样,这样我们听力才能保持正常。坐过飞机的朋友都有此感受,当飞机起飞或降落时,会觉得耳朵里像塞了一团棉花一样,然后听力也会下降,这时如果打个哈欠或嚼嚼口香糖,症状立马就缓解,这就是咽鼓管在起作用。但是如果咽鼓管有问题了怎么办?就算使劲打哈欠,捏鼻子鼓气,耳闷的感觉仍然不会消失,时间长了,耳朵里会积液,听力还会下降。这个我们医学上称之为咽鼓管功能障碍,据报道成人发病率为1%~5%。其病因可能与慢性感染、过敏、喉咽反流、黏膜病变及机械性阻塞等因素有关。长期以来,慢性咽鼓管功能障碍所引起的一系列慢性疾病一直困扰着临床医生,临床上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就像前面提到的患者一样,反反复复耳闷,听力下降,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
所以,如果出现反反复复原因不明的耳闷症状,一定要及时来就诊,检查下咽鼓管的功能。
患者怎么找到专家?
宋海涛,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主任医师、中央保健会诊专家、硕士生导师。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学系,-年在美国加洲圣地亚哥大学耳鼻咽喉科做访问学者;-年分别到美国辛西那提大学和加洲戴维斯大学进修临床和研究工作。
专业特长:耳科疾病尤其是眩晕和耳聋、耳鸣的诊断和治疗,以及中耳疾病的诊治、鼾症及咽喉疾病的处理积累了很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顽固性眩晕的诊断、手术及处理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临床及研究领域:有30多年临床工作经验,擅长耳鼻咽喉各类疾病、疑难杂症的诊断及处理。主要研究领域是眩晕和耳聋、耳鸣,迄今已诊断治疗眩晕、突发性耳聋,耳鸣患者几万患者,开展了咽鼓管给药等治疗新技术,并对几百例顽固性眩晕患者进行内耳手术治疗,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熟练掌握窥镜下鼻科及喉科的手术治疗,完成耳鼻喉复杂手术。发表相关论文数十篇,对眩晕的研究分别获医院新技术奖和成果奖,参与课题获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目前主持和已完成部级课题三项,任《中华耳科杂志》编委。
出诊时间:
宋海涛主任医师:周一上午、周二全天、周五上午
张秋颖主治医师:周三下午
咨询
素材提供:耳鼻咽喉科
编辑制作:宣传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