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部穴位按摩袜——能帮助人们无须培训与学习便可认识足穴(反射区)位置,这是人们培养对症取穴自疗能力的第一步。如果人们不知道穴位在什么地方,又怎么能够对症取穴呢?所以,足部穴位按摩袜成为自助足疗的“敲门砖”,被上海各媒体称为“导医图”。另外已成为系列的个病图解袜是针对个病需要设定的足穴(反射区)而制作,人们只需“按足部穴位谱操作”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小的图解袜将会对人类“疾病自疗”产生大大的引导作用。
“足部穴位按摩袜”共有心、肝、胃、肠、失眠点、血压调节点等68个反射区(穴位)。
足部穴位按摩袜”的足部反射区图解是以卫生部认可的《足部反射区挂图》作为依据,并由“中国足健会”派出专家进行指导定位。其荣誉会员足疗专家吴振生在原定位60个反射区(穴位)图解基础上增加了闪腰点、性感带、失眠点3个足部反射区和5个穴位:
1、血压调节点;
2、视觉中枢敏感点;
3、特效降压点;
4、新失眠点;
5、美容祛斑点。
一、足反射按摩法操作
1、用拇指或食指第一指间关节或按摩棒根据后文的处方,按摩处方中的反射区,力度以使反射区产生酸痛为度,每个反射区按摩30-70次,病变反射区可按摩5分钟(如胃病处方中胃反射区就是病变反射区)。
2、双足有人体全部的反射区,当发生不适时,也可只按摩病变器官反射区。
3、每天按摩一次或2次,也可每3天按摩一次。15次-3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可不休息。
二、按摩顺序:
从左脚开始,按脚底→脚内侧→脚外侧→脚背,然后按上面的顺序按摩右脚反射区。详细顺序:
左脚: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额窦(右侧)→垂体→小脑及脑干(右侧)→三叉神经(右侧)→鼻(右侧)→头部(大脑)(右侧)→颈项(右侧)→颈椎→甲状旁腺→甲状腺→眼(右侧)→耳(右侧)→斜方肌→肺及支气管→心→脾→胃→胰→十二指肠→小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肛门→腹腔神经丛→生殖腺→上肢→下肢→胸椎→腰椎→骶骨→尾骨内侧→前列腺或子宫→尿道及阴道→内侧髋关节→直肠及肛门→腹股沟→内侧坐骨神经→尾骨外侧→生殖腺→外侧髋关节→下腹部→外侧坐骨神经→膝→肘→肩→肩胛骨→上颌→下颌→扁桃腺→喉、气管及食管→胸部淋巴腺→内耳迷路→胸→横膈膜→肋骨→上身淋巴腺→下身淋巴腺→肾→输尿管→膀胱。
右脚: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额窦(左侧)→垂体→小脑及脑干(左侧)→三叉神经(左侧)→鼻(左侧)→头部(大脑)(左侧)→颈项(左侧)→颈椎→甲状旁腺→甲状腺→眼(左侧)→耳(左侧)→斜方肌→肺及支气管→胃→胰→十二指肠→小肠→肝→胆囊→盲肠(阑尾)→回盲瓣→升结肠→横结肠→腹腔神经丛→生殖腺→上肢→下肢→胸椎→腰椎→骶骨→尾骨内侧→前列腺或子宫→尿道及阴道→内侧髋关节→直肠及肛门→腹股沟→内侧坐骨神经→尾骨外侧→生殖腺→外侧髋关节→下腹部→外侧坐骨神经→膝→肘→肩→肩胛骨→上颌→下颌→扁桃腺→喉、气管及食管→胸部淋巴腺→内耳迷路→胸→横膈膜→肋骨→上身淋巴腺→下身淋巴腺→肾→输尿管→膀胱。
三、注意事项
1、饭后1小时之内不作按摩。
2、按摩前,应先检查心脏反射区,以确定对该病人用力的标准。
3、疗后30分钟内饮用温开水——毫升;严重心、肾病者不宜超过毫升。
4、按摩后,注意双足保温(尤其冬天),夏天勿对按摩的双足直开风扇。
5、避免在皮下组织少的部位,施以重按,以免造成肿胀。
6、一月余治疗,双足反射区敏感度减低时,用42度至45度温开水并放一勺盐浸泡双足20分钟,使按摩效果更好。
7、坐骨神经反射区不可重按。
8、慢性病、疑难病症病人按摩治疗,应告诉病人有时因体质差异,要经过10次以上按摩治疗才能出现疗效。
9、娠期慎用本法,月经期间禁止按摩刺激生殖腺反射区。
10、实施按摩治疗,患者要有信心、耐心、恒心,这是治疗任何治病的前提,是见效的内因。
11、在治疗疑难病症时,会出现“马鞍形”或“驼峰形”,这是治疗中出现的正常反应。
12、停止服用消炎药、镇静药,但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仍需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