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秋季常见疾病及预防措施


幼儿秋季常见疾病及预防措施

随着秋天的到来,气温早晚温差增加,天气也有些许的干燥。幼儿适应能力差,皮肤稚嫩,与成人相比需要更多的水分,容易出现口干舌燥、便秘等一系列“阴虚内热”的征象。做好各项保健措施,对维护幼儿健康十分重要。在饮食方面,也要时刻为孩子的健康着想,尤其是平时肠胃不太好的孩子,如果乱吃,就容易诱发肠胃病。

一、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疾病的预防,以及应该采取的措施,以供家长朋友们参考:

1.预防伤风感冒:

秋季孩子毛病以此为多,尤其是中秋前后,秋风袭来,孩子体质弱一点的,早晚最容易受凉。所以预防之道就是要注意气候变化,冷热得当,特别是夜凉之时,要注意为孩子盖被。白天风大时要加衣服,孩子在外面玩得满头大汗,回家时要注意帮他擦拭,不要把衣服脱掉吹风,否则容易感冒。除了预防保健外,还要避免孩子接触病人。

2.气管炎.哮喘:

很多孩子在感冒伤风之后,跟着来的就是支气管炎,常常咳的喘不过气来,有的孩子甚至咳了两三个月还不见好。病例:明明这两天感冒了,开始只是流鼻涕、轻微咳嗽,可吃了感冒药后,见他精神还好,就带他到麦当劳去玩,没想到当天晚上咳得越来越厉害,最后竟然胸闷、气喘,到医院看急诊,被确诊为哮喘。每年9月至11月三个月为儿童哮喘的高峰期,家长应早做预防准备。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呼吸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哮喘发作与体内外多种过敏因素的激发有关,家族遗传因素是可能导致儿童哮喘的主要原因。而外界因素如儿童文具涂改液的气味、动物皮毛带来的过敏源、刚装修的房子散发的气味等,均可促使哮喘急性发作。此外武汉市此时昼夜温差大,那些喜欢室外活动的儿童很容易感冒,引发上呼吸道感染,也会诱发哮喘。相当一部分患儿的哮喘是由家长从外面带回的致病源造成的,因此,家长们更应规范自身行为,如少聚餐、不要熬夜打牌和酗酒等,以免病源趁机上宝宝的身。预防措施:秋季房间内要保持通风、干燥。床上用品应该经常曝晒和清洗,将可能诱发哮喘的尘土、皮屑、螨等都去除掉,床罩以及床上用品应定期用开水烫洗以杀死尘螨。同时,宝宝在运动后不要过于劳累,注意天气变化,避免着凉而患感冒,让宝宝少吃过冷、过甜和油腻食品以及含防腐剂和色素的食物。

3.秋季腹泻: 

腹泻也是秋季常见疾病之一。病例:1岁半的东东腹泻已经连续有一周了,虽然刚开始拉肚子,妈妈就带他到小诊所打点滴,可是没有丝毫好转,最后发展到拉出来的都是水样便,还有轻微的呕吐。医院,医生给宝宝做了大便检查,发现常规检查正常,但轮状病毒呈阳性。这是一种轮状病毒感染的腹泻。因此小儿秋季腹泻以轮状病毒成为首要威胁,因其最初症状和感冒相似,家长不易察觉。每年8月中旬至12月是小儿秋季腹泻的多发季节,以10至11月份为高峰,秋季腹泻40%~70%都是由轮状病毒(因其外形酷似车轮而得名)感染引起的。秋季腹泻发病初期表现为流涕、咳嗽、发热(一般为38℃~40℃)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很多家长以为是普通感冒而忽视。发病一天后,患儿才出现腹泻,轻的每天5~6次,重的每天十多次。大便为水样或蛋花样。由于病儿频繁腹泻与呕吐,食欲低下,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代谢性酸中毒。预防措施:把好宝宝的入口关十分重要。比如在喂养宝宝前用水洗烫餐具;让宝宝不吃或少吃生冷食物、避免食用富含脂肪的食物。定期把玩具和食具进行煮沸消毒。其次,父母要注意天气变化,早晚要为孩子增添衣服,尤其要注意腹部保暖。另外要搞好环境卫生,注意室内通风。如果在幼儿园发现幼儿有腹泻症状,应立即隔离治疗并处理好粪便。护理措施:宝宝腹泻时,父母们应让孩子吃些稀饭、面条等容易消化的食品。如果宝宝需要喂奶粉,最好选择去乳糖奶粉,因为此时宝宝还没恢复好,糖分不容易消化。还应保护好患儿的臀部。患儿便后要用细软的纱布蘸水轻洗,再涂些油脂类的药膏,以免反复交叉感染。

4.过敏性鼻炎:

重点防护儿童:经常流鼻涕,打喷嚏的儿童。病例:开学了,小超近来每天早晨起来都要打上二十来个喷嚏,鼻涕随之流不止。可到了中午或晚上,这种症状就大为好转。家长还以为是感冒,就给小超吃感冒药,可症状消失了没几天,就又反复出现。小超的症状是典型的儿童过敏性鼻炎。每到秋季,过敏性鼻炎小病人总是有点多,因为秋季天气干燥,各种过敏因素容易“招摇过市”,刺激孩子的鼻黏膜,引发过敏性鼻炎。另外,因为空气的污染比较严重,孩子得季节性的过敏性鼻炎比较多。要是孩子连续打十几个、二十几个喷嚏、鼻塞很厉害、流清鼻涕,并可能伴有头疼等症状,那大多是已经成了过敏性鼻炎的俘虏。预防措施:预防过敏性鼻炎的发生,首先得知道孩子对什么过敏,然后“敬而远之”。目前的过敏源测试可以准确地找出让孩子过敏的“罪魁”。出现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   

5.急性肾炎:

患过扁桃体炎和脓包疮的儿童,容易诱发急性肾炎。病例:薇薇在暑期全身长了脓包,因为痒,她总爱用手挠,所以脓包总好不了,可开学没多久,薇薇就开始每天下午低烧,并有头晕、恶心、食欲减退等症状,早上眼圈也是肿肿的。可妈妈总认为是感冒,不想耽误她上学,也没当回事,可一天早上薇薇突然全身浮肿,而且撒不出尿,最后被诊断为急性肾炎。   

急性肾炎的病因大多数与溶血性链球菌有关,其中上呼吸道感染约占60%~70%,皮肤感染占10%~20%。而夏秋之交儿童极易患扁桃体炎和脓包疮,这些疾病都可以引发急性肾炎。   

预防措施:此类急性肾炎的关键,是防止扁桃体炎和脓包疮的发生。对于反复发作急性扁桃体炎的患儿,医院切除扁桃体。因为扁桃体反复发生炎症已起不到防御器官的作用,将成为一个病灶,导致其他疾病。一旦发现孩子有上呼吸道等感染及眼睑浮肿,尤以清晨较为明显者,医院看医生,做相关检查。

护理措施:首先要注意休息,在发病的头两周内,无论病情轻重,均要患儿卧床休息。一旦浮肿消退,肉眼血尿消失,测量血压也正常,可以允许其在室内活动。等尿液化验正常后,可恢复正常的生活,但短期内要避免剧烈运动。饮食上,由于患病的早期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食物中蛋白质和盐的量也要限制,待浮肿消退,血压恢复正常后,可以逐渐由低盐饮食过渡到正常饮食。

6.重视并发症:

在患伤风感冒、支气管炎、扁桃腺炎的同时,最容易发生的并发症就是肺炎,很多孩子病未痊愈又因受凉或接触病人,或因扁桃腺炎而并发肺炎,肺炎除了呼吸困难外还伴有剧烈的咳嗽和高烧,如不及时治疗就有生命危险,预防本病就是不要忽略病发的初期,有病早医,不自作聪明随便拿药给孩子吃,以致延误了治疗时间,导致病情加重。

二.幼儿的饮食和生活的环境对幼儿身体具有重要的作用,具体的措施如下:

1:给幼儿多喝水

秋高气爽,宝宝应该多喝白开水,不宜喝饮料。如果幼儿排斥白开水,可以试着喝些菊花茶、乌梅汤、金银花露等。在幼儿园里时,老师尤其要关照小朋友多喝水。

平时多给幼儿吃富含水分的应季水果,如柚子、梨、橙子等。各种菜汤也是补充水分的重要手段,清汤可以稀释菜肴的盐分,并保持幼儿体内水分平衡。

2:少吃“上火”食物

刺激性食物应该少吃,容易“上火”,如花椒、辣椒等。少吃偏咸的食品,因为盐分太多容易加速体内水分的散失。热量过高的油炸食品和一些热性水果,如荔枝、桂圆、橘子等,也应尽量少吃。

3:呵护幼儿皮肤

妈妈在给幼儿擦拭或洗脸时宜选用柔软的毛巾,不要用力擦洗。每次清洗完毕后,需用含有天然滋润成分的儿童护肤品。

幼儿的嘴唇容易干裂。妈妈应先用湿热毛巾敷在幼儿的嘴唇上,使嘴唇充血,然后涂抹润唇膏。幼儿鼻腔内的黏膜比较容易干燥,妈妈可用棉签蘸生理盐水滋润鼻腔。

4:限制或不吃冷饮

中医认为“寒凉伤脾”。即使体质好的幼儿也不能天天吃冷饮。除了限制冷饮以外,从冰箱拿出的饮料、酸奶最好放置在室温下15分钟后食用。

5:冷水锻炼

秋季宜用冷水擦洗以提高幼儿对冷的适应能力。冷水擦洗包括冷水洗手、洗脸、擦身、游泳。冷水锻炼要循序渐进,先用与体温接近的水,然后逐渐降低水的温度。洗完后用干毛巾擦干。

6:营养调理

多给幼儿吃牛奶、豆制品、鱼、肉等高蛋白饮食。多补充玉米、全麦面包、小米、黑米等五谷杂粮,以防秋季便秘。富含纤维素的食品,如菠菜、萝卜、胡萝卜、芹菜、花菜等,也应增加。总之,要荤素搭配,粗细搭配,做到平衡饮食,才能减少秋季发病。

7:及时打预防针及时预防接种

防范秋冬季节高发的传染病。一般在注射疫苗后至少一个月,才能在宝宝体内产生抵抗传染病的抗体。

三.着重讲解常见症状:感冒及其预防措施,和护理上的注意事项。

人类在与感冒病毒长期的抗争中,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其中为易感人群(包括免疫功能尚未成熟的幼儿)注射疫苗,主动建立起一道免疫防线,就是一个例子。但是,由于许多原因,在这方面还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人们在这些问题上也还存在不少误区。1.流感疫苗作用有限有专家认为,对付感冒应采取自然免疫与人工免疫相结合的方式。如果流感病毒的毒性不强,威胁不大,可采取自然免疫的方式,完全不用注射疫苗;如果流感病毒的毒性很强,对宝宝的健康与生命构成严重威胁,而且又有针对性强效果明显的疫苗,则可考虑采取人工免疫即注射疫苗的方式。但是,现在有些年轻父母把提高宝宝对流感病毒免疫力的希望,单纯寄托于接种流感疫苗上,想以不变应万变,一劳永逸对付流感病毒,这种想法是完全不现实的。原因1:流感疫苗的效果是单一的特定的,一种流感疫苗一般只对一种流感病毒有效。感冒病毒种类繁多,仅普通感冒病毒就有多种,流感病毒更是高达多种。在感冒流行时期,可能存在多种感冒病毒。就是流感疫苗对其有预防效果的流感病毒,也会不断发生变异,原有的流感疫苗对新变异的流感病毒无能为力,新变异的流感病毒需要有新的针对性疫苗才能达到免疫的效果。因此流感疫苗不能一劳永逸地给宝宝提供全方位的保护。原因2:宝宝患感冒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身体状况好坏、感冒流行范围的大小、感冒传播者感染的程度、个体产生抗体是否足够等诸多情况。因此对宝宝而言,不是打了预防针就等于上了保险箱,可以轻轻松松的避开病毒,不患感冒。原因3:一般人误认为感冒和流感是一回事,其实感冒与流感是不同的。感冒在医学上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多由病毒引起,以鼻部和咽部的症状为主;流感为流感病毒引起,短期内,可以出现全家人或者其他群体性发病,全身性症状较重,鼻部和咽部的症状反而较轻。流感疫苗只能针对流感,而且一种流感疫苗只能对付一种流感病毒,不能对一般感冒和其他流感病毒起到预防作用。因此,绝对不能认为宝宝接种了流感疫苗就万事大吉。2.抗生素不能防治感冒

有些父母以为抗生素可以治疗和预防感冒,经常给宝宝服用螺旋霉素、先锋霉素、头孢等抗生素,这做法完全是错误的。抗生素是针对细菌感染的治疗药物,对病毒根本无效,而感冒恰恰属病毒感染,不是细菌感染。抗生素只有在宝宝出现流感并发症,例如出现各种炎症时才考虑使用,其作用不是治疗流感,而是消除炎症。服用抗生素必须结合宝宝的身体与病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为预防感冒给宝宝服用抗生素更是错误。经常或大剂量滥用抗生素,不仅无助于预防和治疗感冒,反而会造成病菌的耐药性增加,对治疗细菌感染严重的疾病构成了威胁。因此,必须禁止为预防流感而给宝宝经常或大剂量地服用广谱抗生素。

3.免疫调节剂的使用

国内外有些专家还主张适当服用免疫调节剂来增强宝宝对流感的免疫力。免疫调节剂更多属于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类,在这里,介绍两种免疫调节剂,供大家参考:A、维生素AD丸有研究发现,缺乏维生素AD的宝宝,免疫功能比较低,上呼吸道容易遭受细菌和病毒的侵犯。2岁以上的宝宝可隔日口服一粒,连服2-3个月。但宝宝体内是否真正缺乏,医院做检查,不能凭个人的主观想法来确定。B、葡萄糖酸锌此药对体弱多病的小宝宝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有一定的作用,一般是每日一包,连服1-2个月。有专家认为配合中药黄芪服用,效果更好。服用免疫调节剂应注意以下几点:

1.服用免疫调节剂的对象应该是有先天性免疫低下或久病体弱、后天抵抗力差的幼儿。2.服用免疫调节剂应选择在感冒流行前期。3.服用免疫调节剂一定要在医师指导下进行,根据药物特点和宝宝个体情况制定服用方案,千万不能因服用过量造成中毒。4.有些父母出于爱宝宝心切,盲目用母血、胎盘球蛋白、丙种球蛋白和胸腺肽等来提高宝宝的免疫力,这些做法是完全不可取的。实际上,一般人血中丙种球蛋白并没有流感病毒的抗体,盲目打胸腺肽可能会抑制正在发育的宝宝的胸腺,而丙球和胸腺肽作为生物制剂,还容易引起发热、过敏现象。因此,一般情况下不宜采取上述方法。如遇十分特殊的情况,也必须在医师指导下,而且已经医学实践证明有效时,才可予以考虑。

四、从幼儿的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总结此次学习的要点:

1、衣:由于温差较大,幼儿早晚应比白天多加一件衣服。对于好动、易出汗的幼儿,在其玩耍时可在其背后垫一块毛巾或玩后及时给他更换衣服。同时幼儿的鞋子应以轻便的运动鞋为主,少穿皮鞋。

2、食:多让幼儿吃一些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尤其是含维生素A、C多的食物,它们对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有帮助。在秋季,大蒜、萝卜、生姜、韭菜都是可以增加幼儿抵抗力的食物,可能幼儿不喜欢吃,但家长可以通过改变食用方法让幼儿食用,比如在做菜时增加蒜末的添加,平时给幼儿煮点萝卜水、生姜水等。对于常在秋季咳嗽的幼儿,家长可以多炖些冰糖梨水给幼儿喝。秋季也是吃蟹的季节,蟹属寒性,幼儿的脾胃嫩,不可以多吃。另外,是药三分毒,不要把服药作为预防幼儿生病的途径。

3、住:虽然天气逐渐变冷,但还是要保证一定时间的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幼儿的被子需要经常晒太阳,家长每个星期利用双休日把被子洗、晒一下。

4、行:秋天最适合户外运动,家长有时间应多带幼儿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晒太阳可以促进体内钙的吸收,同时也可增强幼儿的体质。

幼儿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新世纪的主人。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做好一切事物的基础。祝愿每个孩子能够茁壮成长。









































白癜风可以医治吗
北京白癜风专科哪里最好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rtyyy.com/jbbx/17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首页 合作伙伴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

    医院地址:乘车路线:352(环形),750路到郑卞路口向东走300米即到。

    Copyright (c) @2012 - 2020 china 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