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耳聋的防治友谊爱耳日系列科普文


老年性耳聋,又称年龄相关性听力下降,是衰老发生在听觉系统器官所导致的疾病,典型临床表现为双耳对称性的进行性缓慢听力下降,高频听力首先受累。老人首先对门铃声,电话铃声,鸟叫声等高频声响不敏感,逐渐对所有声音敏感性都降低,往往伴有言语理解能力的明显下降。主要症状是虽然听得见声音,但分辨很困难,理解能力下降,这一症状开始仅出现在特殊环境中,如公共场合,有很多人同时谈话时,但症状逐渐加重引起与他人交谈困难,老人逐渐不愿讲话出现孤独现象。

老年性耳聋发病率高。据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人口普查,全国60岁及以上老人约有万残疾人,占我国残疾人总数的53.24%,其中听力残疾老年人占34.59%,而听力残疾老年人占听力残疾总人口中的76.87%,均居第1位。听力下降可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给个人、家庭乃至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老年性耳聋的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老年性聋病因复杂,迄今没有阐明。现有的老年性聋研究聚焦于氧化应激、线粒体突变、凋亡和自噬等机制研究,认为老年性聋发病由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老年性耳聋在不同人群的进展速度、发病年龄、起病原因及发病形式亦不相同,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遗传异质性为老年性耳聋个体差异的主要原因,其在老年性耳聋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作用的比例约占35-55%。情绪紧张,某些慢性病,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等、环境噪声、高脂肪饮食、吸烟酗酒、接触耳毒性药物或化学试剂,感染等等,这些因素均会引发或加重老年性耳聋的发生发展。

迄今为止,尚无确切的方法可以用来逆转听力老化的进展。但这并不是说,老年性耳聋无法防治,如果能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预防保健,则可大大延缓听力老化进程。

一、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老年人要特别注意营养,多补充锌、铁、钙等微量元素,尤其是锌元素,这些微量元素对预防老年性耳聋有显著效果。富含锌的食物主要有海鱼,鲜贝类等,经常食用对预防老年性耳聋很有好处。也可以选择服用一些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保健品。

二、保持情绪稳定老年人的血管弹性差,情绪激动很容易导致耳内血管痉挛,如果同时伴有高血黏度,则会加剧内耳的缺血缺氧,最终导致听力下降。我们可以选用具有活血化瘀等作用的银杏叶制剂,丹参制剂运用以改善微循环,达到保健和治疗的目的。

避免在噪声很大的地方工作生活长久,在老年性耳聋患者中,城市居民比农村居民多,这可能与城市环境噪声大有关,长期在噪声环境中工作生活的老人发病率也较高。因此,老年人要尽量避免长期的噪声刺激,遇到突发性噪声时,要尽快远离,以减少噪声对双耳的冲击和伤害。

三、戒烟戒酒尼古丁和酒精会直接损伤听神经,长期大量吸烟,饮酒还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致内耳供血不足而影响听力。

四、加强体育锻炼体育活动能够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内耳的血液供应也会随之得到改善。锻炼项目可以根据具体身体状况来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都可以,但一定要坚持。

老年性耳聋患者听力康复及改善听觉交流障碍的主要途径是验配及使用助听器。助听器基本原理是将外界声音放大,使患者残余的听力得到更大刺激而感受到外界声音,使用方便且无创。正确使用助听器可改善老年人因听力损失所致生存质量下降。有研究指出老年性耳聋患者配戴助听器10年以上后在躯体功能、社会适应能力及心理健康方面较未佩戴患者优势明显。助听器佩戴还需考虑患者的听力需要、生活方式及经济方面问题,一般来说,对于双耳听力下降的患者,为获得更自然的听觉效果,可佩戴双耳助听器。但由于不能改善因听觉中枢退行性变和认知困难所致的言语识别能力障碍,因此在嘈杂或回音环境中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助听器本质是放大器,当助听器将声音放大超出患者对强声的不适阈时,会出现明显共振、声反馈现象,出现不适感,因此对于重度、极重度耳聋患者并不适用,另外,助听器对高频信号放大差,且佩戴助听器影响外观、常有闭塞感、对外耳道常有刺激,因此受到很多病人排斥。

电子耳蜗是一种特殊的声-电转换电子装置,工作原理是将环境中的机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然后将电信号通过电极传入患者耳蜗并刺激听神经使患者产生听觉。人工耳蜗在国外,已成为老年性耳聋常规的治疗方法,但由于其价格昂贵及患者对手术的顾虑,在国内老年性耳聋人群中应用受到很大限制。因为老年性耳聋患者往往伴有中枢传导通路衰变退化且老年患者手术的风险较高,故很多学者提出质疑,认为单纯增加患者对声音的反应对改善生活质量帮助并不大,且人工耳蜗植入后需进行语言康复训练,而老年人群对语言康复的理解及接受能力如何都影响人工耳蜗的效果。对此,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在对老年性耳聋患者进行一系列听力康复训练并以年轻组为参照的研究中,经分析表明,约75%-80%老年性耳聋患者经听力康复训练后言语识别能力有明显提高;许多学者对老年性耳聋患者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进行评估,发现患者术后言语交流能力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听力及言语识别率检测结果均有明显好转,均未发生严重的手术并发症。

针对传统助听器的缺点,科学家研制了人工中耳,其工作原理是用一个电机械转换器替代了传统助听器的放大器目前市场上得到美国及欧洲FDA认证的人工中耳主要是振动声桥(Vibrantsoundbridge,VSB),VSB又称中耳植入性助听器。VSB主要有三方面的优点:一,通过直接振动听小骨提高了音色、音质、音效,避免了声反馈的出现。二,不需置于耳道内,增加了高频信号的功能性增益,避免了堵耳效应。三,不影响美观。其适用范围较广,可用于不耐受助听器或传统助听器效果不好的老年性耳聋患者,对全频听力下降、高频较低频重患者尤为适合。国内外已有关于老年性耳聋患者使用VSB的报道发现VSB植入后患者主管感受及客观测试结果均有明显提高,并且有助于提高耳聋患者的在困难聆听环境中的言语理解能力,效果优于传统助听器。

基因治疗是指将外源基因通过基因转移技术导入靶细胞或敲除致病基因,以纠正或补偿因基因缺陷和异常引起的疾病。但由于老年性耳聋为发病的多因素性及显著的个体差异,致病基因研究进展缓慢由于老年性耳聋的基因致病的复杂性,其应用于临床仍面临诸多技术、经济及伦理问题,目前仍有很多工作需要完成。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自我复制能力的原始未分化细胞,是形成哺乳动物的各组织器官的原始细胞。应用干细胞移植治疗老年性耳聋关键在于产生新的毛细胞或螺旋神经节细胞以恢复内耳的功能。

基因治疗与干细胞治疗取得的进展让人们看到了从根本上防治老年性耳聋的可能,但干细胞治疗与基因治疗一样,目前还局限于理论及动物实验阶段,其治疗人类内耳疾病的临床应用前景虽然很广阔,但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研究的深入及动物实验的大量开展,干细胞、基因治疗必将取得突破,其它针对老年性耳聋的干预措施也会不断进步,老年性耳聋的防治必将会进入全新时代。

友谊爱耳日系列文章目录:

1老年耳聋患者,如何更好地重获听力?-龚树生

2老年性聋机制-谢静

3说说老年性耳聋那些事儿-刘韵

4







































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北京治白癜风要花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rtyyy.com/jbbx/70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首页 合作伙伴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

    医院地址:乘车路线:352(环形),750路到郑卞路口向东走300米即到。

    Copyright (c) @2012 - 2020 china 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