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名耳石症患者寄给一附院施秉银院长的一封感谢信里的话语,他用感激的语言诉说着在交大一附院就诊的经历,深切的感谢一附院耳鼻喉科眩晕诊疗团队邢娟丽老师及同事用精湛的医术、“神奇”的治疗手段治愈了他的病痛。字里行间流露出患者对一附院医生“救死扶伤、以解除患者疾苦为己任”精神的钦佩和赞扬。
据患者自述:“2月19日早上起床时突然感到天旋地转、恶心呕吐、无法下床,但神志清醒,自认为是颈椎病所引起的,刚好是周日,就在家卧床休息了一天,但到了天黑病情没有一点好转,反而加重。20日早便来到交大一附院就诊。”
在确诊为耳石症后,耳鼻喉科眩晕治疗团队的邢娟丽用手法复位为其治疗,经过2个小时的治疗,患者离院时已不需要人搀扶,可自主行走,疗效显著。经过三天的治疗基本接近正常状态,目前已经痊愈。
西安交大一附院耳鼻喉科多年来致力于突破眩晕治疗的瓶颈,用更精准、快速、安全的治疗方法解除病人痛苦。现拥有全省最顶尖的眩晕诊疗团队,包括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神经内科、骨科、精神心理卫生科等多学科。包括主任医师5名、副主任医师6名,内耳学博士2名、硕士2名,技师5名。拥有先进的前庭功能检查及听力学检查设备:丹麦尔听美眼震视图、美国前庭自旋转试验、丹麦前庭肌源诱发电位、眩晕症综合治疗系统、动静态平衡诊疗系统等。可做从前庭低频到高频,前庭外周到前庭中枢,球囊、椭圆囊等前庭功能整体系统检查。已经为名患者进行了前庭功能检查,为余名耳石症患者进行手法复位,均已痊愈。
小科普:
耳石症,又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BPPV),是一种与体位改变密切相关的自限性外周性眩晕,是所有眩晕疾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临床主要表现为短暂的旋转样感觉,持续时间通常不超过1分钟,多由头位改变诱发,躺下或起床,床上翻身,低头或者抬头等。发作时出现恶心、呕吐、心慌、出冷汗、腹泻等症状。
BPPV虽为良性疾病,但是该病的发作后会出现平衡功能失调,如走路漂浮、不稳感、醉酒感;还会出现头沉、脖子硬等症状,增加患者跌倒的风险,甚至出现颅脑外伤、骨折等不良后果,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因近年来电子产品的广泛普及,BPPV患者愈发年轻化,加之我国进入老龄化阶段,而高达9%的老年人患有BPPV,目前眩晕患者已形成一个庞大的群体且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而我国眩晕诊疗工作相对滞后,BPPV常被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梅尼埃病等疾病,漏诊、误诊率高,不仅延误患者诊疗,还给BPPV患者及家庭带来巨大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邢娟丽老师治疗时用的手法复位是BPPV的首选治疗方法,是利用重力和惯性的原理,转动头部,使脱落的耳石转回椭圆囊。此方法简单、方便、有效,疗效立竿见影,是治疗眩晕病患者的“特效药”。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