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耳聋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每年10万人中大约有5~20个人发病。任何年龄都可能发病,30~50岁患者最多见,近年来越来越多年轻患者发病。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
突发性耳聋可由感染、听神经瘤、外伤、药物、自身免疫及内耳供血障碍等多种不同病因所引起。年轻人出现突发性耳聋的现象越来越多,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期戴耳机、过度疲劳、精神压力大、熬夜等都是损伤听力的重要原因。
该如何保护听力、预防疾病呢?
医院耳鼻喉科王霞主任提出以下10点建议:
1、享受"慢生活",工作节奏慢一点,别熬夜,避免劳累,注意休息。
2、别频繁使用耳机,使用时注意控制音量,每次使用不要超过1小时。现在不少年轻人喜欢边戴耳机边走路,时间一长,当心耳朵损害。
3、饮食清淡点,少吸烟喝酒,特别是当有耳鸣症状时。
4、唱K、泡酒吧或开车放音乐,音响音量也不要太高。
5、电瓶车主不要经常刹车,电瓶车的刹车声一般比较刺耳。货车司机注意别老开窗行车,长此以往可能也会影响听力。
6、做装修、爆破或汽车打磨等长期暴露在噪声环境中的人,要做好防护,佩戴好耳塞。
7、重视每年一次的体检,听力下降有可能也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甲亢等其他毛病有关。
8、感冒可能引起中耳炎,也要当心病毒侵袭神经造成突发性耳聋。
9、别老掏耳朵,以免引起炎症,造成听力下降。
10、应尽量避免应用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
突发性耳聋如何护理好?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声音比较刺耳,这对于耳朵来说是有影响的,还有一些比较大的噪音,我们也要远离。突发性耳聋的病人不适合居住在噪音很大的环境,应该在家安心静养,保持家庭环境的整洁,突发性耳聋病人的心情也会变得非常舒畅,才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常主动与患者交谈
了解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病情及思想变化,对出现的问题尽可能及时解决,生活上给予照顾,让患者感受到家人的照顾及关怀,消除患者的孤独、苦闷心理。
鼓励患者
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以减轻内心的痛苦,引导突发性耳聋患者调节情绪及自我心理疏导。同时鼓励患者与家人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交流,转移患者对听力变化的过分注意,从而减少突发性耳聋患者因为听力变化引起的负面情绪。
一般护理
突发性耳聋患者需要清淡饮食,忌烟、酒、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疲劳,避免噪音的刺激及长时间高音量使用随身听耳机和长时间使用手机通话。加强患者各方面的生活指导,减轻不良情绪,以提高治疗的效果。
饮食护理
突发性耳聋患者应该多补充一些含有丰富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豆类、各种绿叶蔬菜等食物。突发性耳聋患者应该多些含有锌物质的食物,如鱼、鸡、鸡肝、鸡蛋、各种海产品等。
在此提醒广大的患者朋友,突发性耳聋创伤可能是终身性的,黄金治疗期是发病内一周。突发性耳聋发病比较急,通常是几个小时或者一两天时间。症状除了听力下降,常伴有晕眩、耳闷、耳鸣,耳朵里有“嗡嗡声”。值得注意的是,耳鸣并非是一次性的,往往会持续一段时间。无论轻重,一定要及医院做治疗,并且要做好日常护理工作,这样才能促进突发性耳聋的早日康复。总编:王霞主编:聂鑫晶编缉:周艳敏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