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分哪些


眩晕

眩晕是因机体对空间定位障碍而产生的一种动性或位置性错觉。绝大多数人一生中均经历此症。据统计,眩晕症占内科门诊病人的5%。眩晕可分为真性眩晕和假性眩晕。真性眩晕是由眼、本体觉或前庭系统疾病引起的,有明显的外物或自身旋转感。假性眩晕多由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如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贫血、尿毒症、药物中毒、内分泌疾病及神经官能症等几乎都有轻重不等的头晕症状,患者感觉“飘飘荡荡”,没有明确转动感。

临床表现

1.周围性眩晕

由内耳迷路或前庭部分、前庭神经颅外段(在内听道内)病变引起的眩晕为周围性眩晕,包括急性迷路炎、梅尼埃病等。其特点为:①眩晕为剧烈旋转性,持续时间短,头位或体位改变可使眩晕加重明显。②眼球震颤:眼震与眩晕发作同时存在,多为水平性或水平加旋转性眼震。通常无垂直性眼震,振幅可以改变,数小时或数日后眼震可减退或消失,向健侧注视时眼震更明显。头位诱发眼震多为疲劳性,温度诱发眼震多见于半规管麻痹。③平衡障碍:多为旋转性或上下左右摇摆性运动感,站立不稳,自发倾倒,静态直立试验多向眼震慢相方向倾倒。④自主神经症状:如恶心、呕吐、出汗及面色苍白等。⑤常伴耳鸣、听觉障碍,而无脑功能损害。

2.中枢性眩晕

是指前庭神经核、脑干、小脑和大脑颞叶病变引起的眩晕。特点:①眩晕程度相对地轻些,持续时间长,为旋转性或向一侧运动感,闭目后可减轻,与头部或体位改变无关。②眼球震颤粗大,可以为单一的垂直眼震和(或)水平、旋转型,可以长期存在而强度不变。眼震方向和病灶侧别不一致,自发倾倒和静态直立试验倾倒方向不一致。③平衡障碍:表现为旋转性或向一侧运动感,站立不稳,多数眩晕和平衡障碍程度不一致。④自主神经症状不如周围性明显。⑤无半规管麻痹、听觉障碍等。⑥可伴脑功能损害,如脑神经损害、眼外肌麻痹、面舌瘫、球麻痹、肢体瘫痪、高颅压等。

常见的眩晕症

1.椎基底动脉VBA系统缺血性病变

有眼球震颤而不伴神经系统其他症状和体征。按临床表现分为:①短暂缺血发作型发作无定时,可一日内数次或数日1次,一般数分钟至半小时缓解或消失。轻者仅有眩晕、不稳,重者频繁发作进展为完全性迷路卒中。②进展性卒中型发病后眩晕、耳鸣、耳聋持续进展加重,数日后达高峰。③完全性卒中型发病后数小时眩晕、不稳、耳鸣、耳聋达高峰,明显眼震。数周后症状可逐渐减轻。常遗有听力障碍头晕。

2.梅尼埃病

临床表现是眩晕呈间歇性反复发作,间歇数天、数月、数年不等。常突然发生,开始时眩晕即达到最严重程度,头部活动及睁眼时加剧,多伴有倾倒,因剧烈旋转感、运动感而呈惊恐状态,伴有耳鸣、耳聋、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脉搏缓慢、血压下降和眼球震颤。每次持续时间数分钟至几小时不等,个别呈持续状态,连续数日。每次发作过后疲乏、思睡。间歇期平衡与听力恢复正常。多次发作后眩晕随患侧耳聋的加重反而减轻,发展到完全耳聋时眩晕也消失。

3.耳石症

在临床上最为常见,多就诊于耳鼻咽喉科。表现眩晕与头位有关,起病突然,开始为持续性眩晕,数天后缓解,转为发作性眩晕。但当头处于某一位置时即出现眩晕,可持续数十秒,转向或反向头位时眩晕可减轻或消失。可见显著眼震,其眩晕持续时间差别很大,发病后多数在几小时或数日内自行缓解或消失。

4.颅内肿瘤性眩晕

桥小脑角、脑干、小脑,第四脑室和大脑半球肿瘤均可发生眩晕,可由于肿瘤直接侵犯或压迫前庭系统,或因颅压高,使第四脑室底前庭神经核充血、肿胀而引起。

5.内耳药物中毒性眩晕

某些药物可引起第8对颅神经中毒性损害,多使耳蜗及前庭神经同时受累。

6.前庭神经元炎(vestibularneuronitis)

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为病毒感染。

7.脑部感染性疾病

或称为感染性眩晕。迷路炎、桥小脑角蛛网膜炎、小脑脓肿等均可引起;有感染发热病史,急生、亚急性起病。引起眩晕常见的脑部感染性疾病有:

8.第四脑室民囊虫病

可有发作性眩晕,囊虫或寄生于脑室壁,或浮游于脑脊液中,可因头位的突然改变使前庭、迷走神经受到刺激而引起眩晕、恶心、呕吐,可有强迫头位,步态不稳,个别可能发生突然跌倒,呼吸突停而死亡,为Brun征发作,间歇性正常。

9.多发生硬化症

由脑干内的听神经和前庭神经脱髓鞘病变引起。主要表现眩晕、眼震、听力障碍和平衡障碍。訾晕是多发性硬化症的重要症状,甚至是首发症状。

10.延髓空洞症

损害前庭神经核可引起眩晕,但程度较轻。病程缓慢进展。

11.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以称内耳耳石症。发病年龄30-60岁,老年人更常见。内耳耳石由于头位发改变重力作用而移位,剌激前庭神经末梢引起眩晕和眼震。

12.晕动病

由于乘飞机和车船时,内耳迷路受剌激引起前庭功能紊乱,表现为眩晕,伴有恶心、呕吐、而色苍白、出汗等植物神经紊乱症状,无眼震。

13.头颈部外伤性眩晕

眩晕是头部外伤的常见症状,闭合性颅脑外伤出现真性眩晕约12%。

14.偏头痛性眩晕

有偏头痛发作史及家庭史。表现有眩晕发作,枕部疼痛。无神经系统及耳部症状体征。

15.癫痫性眩晕

眩晕可为颞叶癫痫的先兆,或以眩晕发作为唯一的症状,突然发作,突然终止,极为短暂。

16.反射性眩晕

因胆囊炎、结肠炎而引起的眩晕,极为少见。须注意其原发的消化系统疾病。

17.眼源性眩晕

临床少见,程度较轻,常在用目力过久或注视较长时间后才出现,遮盖患眼或闭目休息后眩晕可消失。

18.深感觉性眩晕

深部感觉障碍所引起的姿态感觉性眩晕,患者有深感觉障碍,Romberg征(+)。

19.功能性眩晕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引起的眩晕以女性多见,常有性绪不佳、精神紧张和过劳等诱因。

检查

1.耳科检查

外耳道检查、前庭功能检查、眼震电图、听力检查VEP/BAEP等。

2.神经系统检查

检查与前庭系统相关的部分、星迹试验、偏指试验、视力和眼底检查。

3.内科其他疾患引起的眩晕检查

更应尽可能做全面体检,如血压、脉搏的测试等。

4.影像与电生理相关检查

头颅CT、CTA,脑MRI、DSA、TCD,心电图,EEG等。

5.血液化验检查

血常规、生化检查。

治疗

眩晕不是一种疾病,而是某些疾病的综合症状。引起眩晕的疾病涉及许多临床科室,包括耳鼻咽喉科、眼科、骨科及内科。主要治疗有以下方面。

1.病因治疗

(1)前庭功能尚属可逆损害性眩晕这一类预后较好,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浆液性迷路炎等。治疗应针对病因,一旦病因解除,眩晕消失,前庭功能可恢复。

(2)前庭功能一次性损害不可逆转的眩晕征如化脓性迷路炎、突聋、前庭神经元炎等,病因虽除,迷路或前庭功能完全破坏,前庭功能不能恢复,需依靠前庭中枢代偿消除眩晕。

(3)病因难治的前庭功能波动性损害或不可逆性损害如动脉硬化或高血压、颈椎病导致的眩晕等,治疗效果差。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行外科治疗。

2.对症治疗

(1)眩晕发作时保守治疗选择最舒适体位,避免声光刺激,解除思想顾虑。

(2)前庭神经镇静药异丙嗪(非那根)、地西泮(安定)等。

(3)防止呕吐制剂阿托品、山莨菪碱。

(4)利尿及脱水药速尿、甘露醇等。

(5)血管扩张药银杏叶提取物、丹参、川芎嗪等。

(6)激素类泼尼松、地塞米松。

(7)维生素类维生素C、维生素E。

(8)吸氧一般用高压氧或5%二氧化碳混合氧吸入治疗。

眩晕的回医特色治疗

1.回医传统关节复位术:有些眩晕疾病(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可通过回医颈椎复位术,达到痊愈,治疗效果好。

2.回医药药氧疗法:可提高脑组织的供氧量改善脑组织缺氧状态,保护神经细胞;药氧药芯中所含的芳香开窍类药物可透过血脑屏障,达到药物治疗效果。

3.回医药滴鼻疗法:用滴管滴鼻,经鼻黏膜吸收后快速通过血脑屏障,改善脑组织缺氧、缺血状态,从而有效防治脑血管病。

4.回医脑经针刺疗法:通过针刺头部脑经腧穴,改善脑组织缺氧、缺血及损伤,从而达到疏通脑经、醒脑清窍、豁痰活血、防病治病的目的。

预防

由于眩晕症状涉及多个学科、多种疾病,所以在疾病预防方面较为困难。往往眩晕的发作并无先兆,有些诱因尚不确切,如周围性眩晕前庭神经炎,30%有前期感冒病史,推测病毒性感染是其发病因素。但大多数感冒不一定引起前庭神经炎,所以发病前期并无良好的干预手段。中枢性眩晕应早期检查MRI、DSA,有助于相关疾病的诊治。









































拉萨白癜风专科医院
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rtyyy.com/jbjc/15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首页 合作伙伴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

    医院地址:乘车路线:352(环形),750路到郑卞路口向东走300米即到。

    Copyright (c) @2012 - 2020 china 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