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的一级及二级预防


很多人都知道中风后会留下很多后遗症,如半身不遂、说话不清等。但很多人却不知道如果积极预防和治疗,就完全可以避免中风发生或复发。

积极预防即努力预防各种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饮酒、肥胖、同型半胱氨酸增高及其他等等,以下分别阐述。

(1)高血压:高血压为脑卒中(脑出血和脑梗塞)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血压的水平与脑卒中发病率呈直线关系,控制高血压可明显减少脑卒中。主动关心自己的血压。建议大家,≥35岁者每年测血压一次,高血压者常测血压,以调整用药剂量。早期或轻症患者,首先采用改变生活方式治疗,3个月效果不佳者应加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此外,改变生活方式治疗:减重、限盐、减少脂肪、增加及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保持乐观心态和提高应激能力、戒烟限酒。一旦开始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终身服药,应按时随诊,及时调整用药或剂量,直至达到目标血压水平。降压目标:一般成人</90mmHg;伴有糖尿病</85mmHg;伴有肾脏疾病</75mmHg

(2)心脏病:各类型心脏病,如房颤、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心瓣膜病、先心病等,都与脑卒中密切相关。心脏病患者发生中风的危险比没有心脏病的人高2倍以上,特别是有心房颤动的患者。建议大家,≥40岁的人应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心脏病。确诊为心脏病的患者,应积极找专科医师治疗。房颤患者,应长期遵医嘱治疗。冠心病患者应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50-mg/d或其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3)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人群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提早10~20年。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人群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高2~4倍。建议大家,有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应定期测血糖必要时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应首先控制饮食,加强体育锻炼,2-3个月血糖控制仍不满意,应专科随诊,选用口服降糖药或使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更应积极治疗高血压,控制体重和降低胆固醇水平。

(4)血脂异常:血脂分为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总胆固醇分为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为平常我们所说的“坏血脂”,高密度脂蛋白为“好血脂”。血液中的“坏”胆固醇(LDL-C)过多时,沉积在动脉壁上,再结合其它物质,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可以使血管变得狭窄或完全堵塞,阻挡血液流过;斑块也可以脱落小斑块,堵塞远端血管。近年国内外几项大的临床试验证实,应用他汀类降脂药物可明显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约可使脑梗塞发生的危险减少19%~31%。他汀类药物可以使不稳定斑块变稳定,不再脱落斑块,也可以使稳定斑块变缩小,不再堵塞血管。但流行病学研究资料也表明,血清胆固醇水平过低时(mg/dL),可增加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此建议大家,定期复查血脂;重视并采用生活方式治疗;对既往有卒中或冠心病史,且总胆固醇高于5.0mmol/L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更新版《他汀防治卒中/TIA中国专家共识》还强调了卒中患者要根据自己本身的危险因素及疾病情况进行危险分层,并进行强化降脂,以达到防止卒中的目的。

(5)吸烟:烟草中含有20多种有毒物质,尼古丁是其中的一种。尼古丁可导致血管痉挛、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可加速动脉硬化;可促进血小板的聚集,使血液凝固性和粘稠度增高,并且可以升高纤维蛋白原水平及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因此戒烟也是很好预防脑卒中的一种方法。推荐大家戒烟小巧门:想抽烟时可用别的东西代替,如口香糖、瓜子、喝茶等;尽可能让自己忙碌一些;闲时可陪家人逛公园、做有氧运动或家务。如果您已经对尼古丁依赖了,则需使用戒烟药物。

(6)饮酒:国外研究证实饮酒与缺血性卒中之间呈“J”型曲线关系,即每天饮酒大于5个“drink(饮酒当量,1个饮酒当量=14g酒精)”,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呈直线上升;与不饮酒者相比,每天饮酒〈1两,每周饮酒4次以上时可能对心脑血管有保护作用。建议大家:对不喝酒者不提倡用开始喝酒来预防心脑血管病;喝酒者应适度,不可酗酒;男性饮酒者每天喝白酒应<50ml(一两),啤酒<ml(一瓶),葡萄酒<ml(四两);女性饮酒量应减半,孕妇禁止饮酒。

(7)代谢综合征:为包括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腹型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微量白蛋白尿等一系列的综合征,目标应控制病因(肥胖、体力活动过少)控制血压、降血脂治疗。肥胖定义:(西方人)BMI≥30,(中国)BMI≥28(BMI=体重(公斤)/身高×身高(米)),应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成年人BMI控制在<28,或腰/臀围比<1。

(8)颅内外动脉狭窄:颈动脉、椎动脉通向颅内,直接向脑组织供血。美国的研究提示:65岁以上男性颈动脉狭窄50%的检出率为7%~10%,65岁以上女性检出率为5%~7%。颈动脉狭窄60%~99%的人群,每年发生卒中的危险率为3.2%。如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还可因按摩、挤压颈部、剧烈活动或其他常规活动而致斑块脱落。颈动脉超声:可观察双侧颈内动脉、椎动脉的情况(包括管径、狭窄程度、有无斑块)。建议大家:多数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首选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或他汀类药物(尤其为溃疡性斑块者)治疗。对于重度颈动脉狭窄(70%)的患者,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考虑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或血管内介入治疗术。有异常者每三个月复查。

(9)其他: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浆浓度16mmol/L)目前为缺血性卒中独立的危险因素,可导致血管发生类动脉粥样硬化样改变,出现血管狭窄等。其血浆浓度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应及时补充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②饮食营养不合理:每日的饮食种类多样化,使能量摄入和需要达到平衡,各种营养素摄入趋于合理,并应限制食盐摄入量(6克/日)。

如何很好的预防卒中,防患于未然呢,首要介绍一下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概念。

1、一级预防:指未发生脑卒中的人群,严格控制所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吸烟、饮酒及颅内外动脉狭窄等,防止脑血管病的发生(见脑血管病危险因素)。

2、二级预防:指已发生一次或多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塞或脑出血的患者,为防止再次发生脑卒中而进行的一系列治疗措施,控制上述所有危险因素,遵医嘱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或者其他类型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动脉狭窄严重的患者应行动脉支架置入术。

只有将以上各种危险因素控制在正常范围或者接近正常范围内,并且在发生脑卒中后积极诊治,配合医护治疗,才能真正将卒中扼杀在摇篮中,并有效防止卒中再次卷土重来。









































北京白癜风那里好
白癜风的问题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rtyyy.com/jbwh/16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首页 合作伙伴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

    医院地址:乘车路线:352(环形),750路到郑卞路口向东走300米即到。

    Copyright (c) @2012 - 2020 china 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