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以及与学习能力的关系》
主讲老师
仝慧琪
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做作业磨蹭,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怎么办?
孩子偏食挑食吃饭慢,胆小怕黑,不敢和陌生人说话;
喜欢听故事,但害怕阅读,写起字来颠三倒四,脾气暴躁;
不肯主动与他人接触……怎么办?
究其原因,儿童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很大部分是孩子感觉统合失调所造成的。俗话说:父母的观念影响孩子的一生,父母也要多学习提升哦。那我就给各位家长介绍下感觉统合的相关知识,更好地帮助孩子纠正不良习惯,排除学习障碍,全面提升素养。
感觉统合失调的介绍
年,美国的心理学家爱瑞斯首先发现了在3~13岁儿童中,有10%~30%的儿童出现上述症候群,并不是教育问题,而是儿童大脑功能发育不协调,需要进行心理训练来加以矫正。经过科学家的大量临床心理研究发现,相当数量的儿童出现的上述问题是由于大脑对身体感觉统合的障碍,在医学和心理学上称为感觉统合失调或学习能力障碍。
因为人体各部分器官都是通过与外界接触,向大脑传递感觉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大脑的有效组合,指挥人完成各项活动。当这一系统由于发育或其它原因不能正常运转时,就会出现上述行为问题。
感觉统合失调平时的表现
感觉统合失调就是感觉学习和运动学习不能产生良好互动,它包括:前庭统合失调、视觉统合失调、听觉统合失调、本体觉统合失调、触觉统合失调等。
1-前庭功能失调:表现为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很难与其他同学相处。有些孩子还会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说话晚,语言表达困难等。
2-视觉统合失调:表现为尽管能长时间地看动画片,玩电动玩具,却无法流利地阅读,写字时偏旁部首颠倒,甚至不认识字,学了就忘,不会做计算、抄错题等。
3-听觉统合失调:表现为对别人的话听而不闻,丢三落四,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留的作业等。
4-本体统合失调:表现为缺乏自信心,消极退缩,平衡能力差,容易摔到,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会翻滚、系鞋带、骑车、跳绳、拍球、手脚笨拙等。
5-触觉统合失调:表现为紧张、孤僻、不合群、爱惹人、偏食或暴饮暴食、脾气暴躁、害怕陌生环境、吃手、咬指甲、爱哭、爱玩生殖器等。
这样的儿童尽管有正常或超常的智商,但由于大脑无法正常有效地工作,因而直接影响了儿童的学习和交往。
感觉统合的原因
母体情胎因素
由于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一些妈妈们在怀孕时就缺乏足够的休息。工作、学习、生活的忙碌、焦虑、运动不够等都会影响胎位的变动。而一些女性吸烟、饮用酒、浓茶、咖啡、毒品等刺激物质也会引起脐带毛细血管的萎缩,阻碍营养的输入,造成胎儿大脑发育上的不足,引起婴儿出生后触觉发育的不良。
早期环境因素
人类在母体子宫内胎位变动的过程中,触觉、前庭平衡等能力就已经逐渐发展。出生后,这两种感觉和视、听、味等感官不断相互影响,相互联系。感觉统合促使感觉神经的“交通”不致中断,所有的学习和动作才能顺利进行。但如果有下列这些现象,比如剖腹产;在婴儿期,特别是七、八、九三个月期间内抱得多爬得少;婴幼儿期脑外伤;过多限制孩子的活动;日常生活中缺少刺激;运动少以及宝宝的平衡和协调能力没得到锻炼发展等等,都会使感觉难以统合,从而造成感觉统合失调。
重点讲下剖腹产问题,现在很多孩子出生都是通过剖腹产的方式出生的,这对孩子的影响是很不好的,会带来一系列后遗症,最好的方式是顺产。前些日子,小编和仝老师去河北一所小学,仝老师问:在场的近位家长,他们的孩子时通过剖腹产出生的吗?初步估计了下,达到60%的比例,这比例是相当的可怕。剖腹产容易导致孩子感觉统合失调。
独生子女因素
现代社会大多为独生子女家庭,兄弟姐妹的减少,使宝宝在零到四岁间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就可能造成感觉统合的失调。前庭感觉让我们的头、眼、四肢、身体能相互协调。当孩子前庭平衡不佳时,即会造成身体动作控制不良,例如:踢球时无法用单脚正确地使力、头部摇动频繁、注意力分散等;身体肌肉容易紧绷、身体两侧力量很难协调等,这些都是前庭平衡不良所产生的现象。
全国养成教育总课题组研究员仝慧琪老师,30年如一日,在青少年教育领域长期深入研究,她倡导的理念是“做教育是做功德;需要付出爱与真心”,仝老师在感觉统合失调修复训练总结了多种方法。下面,点击“阅读原文”进行,各位家长用心将表格的测试题,进行相应的打分。
养成教育原创出品,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谢谢合作!
——END——
北京有治疗白癜风的吗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