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颈源性头痛也可产生于颈部软组织,如颈椎间盘退行性变、突出。颈椎退行性变和肌肉痉挛是颈源性头痛的直接原因,是因为其机械损伤使颈髓神经根特别是前根受到压迫或炎症侵袭时可引起反射性颈部肌肉痉挛,而持续性的肌肉慢性痉挛引起组织缺血,直接引起非菌性炎症和水肿,末梢释放的炎性介质聚集于肌肉组织,产生疼痛,并可使C1~3神经受到刺激或压迫而产生疼痛。颈源性头痛的生理基础在于三叉神经传出支与上部颈神经传出支在解剖上的汇合。除此之外还存在着位于副神经、上颈部颈神经根和三叉神经下行束之间的内部联系,这种神经网路就是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疼痛向头面部传递的基础。
全养雅、钱自亮、周玲君等.颈源性头痛[临床诊断的分析研究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17(1):17-20.病例分享患者男性,59岁,因“反复头痛头晕10余年,加重半年。”入院。患者曾从事工厂大门保卫工作多年,有久坐及低头读报生活史。10年前出现头痛头晕症状,疼痛部位可由枕后至眉弓放射,多次查头颅CT及MRI未见出血及梗死灶,未见颅内占位,诊断为“血管性头痛”,经活血化瘀治疗效果不佳。近半年来头痛头晕加重,同时伴有耳鸣、视物模糊,自诉头部有紧缩感,夜间影响睡眠。查体:颈椎活动度减弱,颈后肌群紧张压痛,同时向眉弓及颞部放射痛。颈椎间孔挤压试验(—),双上肢肌力正常,病理征阴性。入院诊断为:颈源性头痛
什么是颈交叉?
起于下项线和上项线的上颈椎后伸肌群(头后小直肌、头后大直肌、头上斜肌、头夹肌、上斜方肌)和下颈椎前屈肌群(永远处于紧张的颈长肌下斜束和垂直束、胸锁乳突肌、前斜角肌)紧张而缩短,上颈椎前屈肌群(颈长肌上斜束、头长肌、头前直肌)和下颈椎后伸肌群(肩胛提肌、颈夹肌、颈竖脊肌)弱化而拉长。以舌骨为界分为舌骨上肌群(包括二腹肌、下颌舌骨肌、颈突舌骨肌、颏舌骨肌)弱化而拉长,舌骨下肌群(胸骨舌骨肌、肩胛舌骨肌、胸骨甲状肌、甲状舌骨肌)紧张而短缩。我们将颈椎上下曲度的相反改变及颈椎前后上下不同肌群的不同变化统称为颈交叉,因其而导致的一系列症状而将其命名为颈交叉综合征。
颈交叉中肌肉紧张导致的头痛:
胸锁乳突肌:
在筋膜链中,两块胸锁乳突肌之间存在力线,力线处于上颈椎后面,又处于下颈椎前面,头前倾姿势以及单纯的胸锁乳突肌紧张情况下都会发生上颈椎向前凸下颈椎前屈。
胸锁乳突肌紧张表现为头痛、姿势性头晕(起床或睡觉头晕)、自主神经紊乱等症状。胸骨头短缩表现为枕骨嵴至眼眶深处的疼痛,并伴有视力模糊、咽部和舌根的疼痛;如果锁骨头短缩会出现前额、耳内深层和耳后的疼痛。耳底疼痛、前额的疼痛,晕车或反胃。胸锁乳突肌短缩引起的疼痛最容易被误诊为紧张性头痛。腰穿后头痛是由于胸锁乳突肌对脑干的刺激有关。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所致的头痛、醉酒以及病毒感冒前头痛的症状跟胸锁乳突肌以及减价提及的紧张有密切性关系。病毒性感冒造成的卡他症状包括迎风流泪、鼻塞、耳朵疼痛,都跟胸锁乳突肌紧张和短缩有很大联系。
上斜方肌紧张表现为颈后外侧到乳突并颞侧的疼痛,是导致颈源性或紧张性疼痛常被忽视的病因。也可以出现后枕部疼痛。
头夹肌紧张引起的主要是头顶痛,中医所谓巅顶痛,颈夹肌导致颈曲至眼眶后的疼痛,伴有视物模糊。
颈半棘肌、颈多裂肌表现为枕骨下区疼痛.
枕大神经从寰椎下缘、枢椎上缘出来,出来后绕过头下斜肌、通过枕下三角向上穿过头半棘肌、上斜方肌。一般会在头半棘肌处发生卡压,表现为枕后刺灼痛。
小提示:很多疼痛都能透到眼眶后面。当处理完这块肌肉后,病人会说眼睛亮了。无论处理颈后哪些肌肉,眼睛都会有所改善。
颈下肌群:一边四块:头后小直肌垂直向前方向走、外侧头后大直肌(垂直向下、保持头后伸直的状态),头上斜肌与头后小直肌平行,头下斜肌使头转动的重要肌肉。与表现为头前直肌和头外侧直肌的共同作用是颈部的旋转活动,枕下肌群损伤表现为头颈深处难以定位的疼痛,从颈屈向前扩散至框区。枕部的疼痛一般放射至前面眼眶深层。
颈前伸屈肌,包括头长肌、颈长肌、头前直肌、头外侧直肌。
颈前肌群会产生口干、吞咽困难、喉咙痛痒、有肿块感。横突的前缘是椎动脉,前缘为迷走神经,颈长肌覆盖在椎动脉和迷走神经上面。
二腹肌和舌骨上、下肌群。帮助咬肌、翼外肌、翼内肌以及颞肌共同维持下颌的上提和下降。而舌骨要依靠舌骨下肌群,给舌骨上肌群提供了稳定的根基。当舌骨下肌群紧张,会导致上提舌骨的舌骨上肌群被拉长,并出现咬肌、颞肌的损伤。舌骨的主要动作是完成吞咽功能,如果舌骨下肌群损伤,会导致吞咽困难,发音不清晰等症。二腹肌起于颞骨乳突下面,连接至下颌前缘。它的短缩会导致下颌角的刺痛、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头晕、前后下四个牙齿的疼痛、颞下颌关节痛。
鉴别:咬着牙吞咽疼痛消失,表明为二腹肌损伤。当四个门齿疼痛时,让病人张下巴,如果疼痛即为二腹肌损伤引起。
偏头痛:
一侧或双侧颞部及眶周围疼痛,可为搏动性,头痛反复发作,伴呕吐。头痛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日,疼痛持续时伴有颈肌收缩可使症状复杂化。
上楼梯时由于需要仰头会导致特别容易发生偏头痛。
肌肉损伤引发头痛的部位:
颞肌:颞区痛
额枕肌:前额痛,头后痛透过颅骨至眶内眼球后深部痛。长期皱着眉头,或卡压框上神经。
上斜方肌:颈后外侧到乳突,并颞头痛
头半棘肌:从枕后到颞区并至眶上方
枕下肌:从枕区向前放散到眶区
胸锁乳突肌:枕骨嵴,眼眶深处,视力模糊,同侧前额,耳内深处
颈夹肌:同侧枕区至眼眶后、伴视物模糊
巅顶痛:
胸锁乳突肌:头顶痛
头夹肌:强烈的同侧头顶痛
肌动学基础
1、几乎所有导致头痛的肌肉都起止于枕骨或颞骨乳突(颞肌除外)
2、在颈交叉中,颈深屈肌和枕下肌紧张或缩短,其活动起始障碍和耐力不足,处于浅层的胸锁乳突肌和上斜方肌一起出现代偿,在前外侧共同支撑并维持头颈部姿势。加剧紧张,更容易引起疼痛。
3、在颈交叉中,舌骨下肌群紧张或短缩,限制舌骨和喉体的上提和下降运动,从而影响吞咽和发音,并以舌骨为支点通过舌骨上肌下牵拉下颌骨,附着在下颌骨上的颞肌为对抗这种力量而持续收缩进而诱发颞区疼痛。
压揉处治疗:1、压揉枕骨大孔、下项线和上项线(枕骨脊、上斜方肌、头半棘肌、枕小神经出口、乳突后缘项平面)
2、压揉颞骨乳突(乳突尖、乳突后缘、乳突前缘、乳突面。是处理胸锁乳突肌、头夹肌、头最长肌、二腹肌后腹)
3、压揉颈长肌,胸骨后、胸锁关节和锁骨。处理胸锁乳突肌、锁骨下肌群。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都是起于胸骨后缘,治疗咽痛,吞咽困难。
肌筋膜激痛点处理:
额枕肌、颞肌、多裂肌、回旋肌(后枕部疼痛)
舌骨肌:咬肌、翼外肌、翼内肌都会对这些肌肉造成损伤。
咬肌:上下颌骨和齿臼的疼痛,深层咬肌,耳内深处和颞下颌关节,耳鸣。
翼内肌:在口腔内按揉,颞下颌关节下方和后方、耳内深层的疼痛。
颞肌:上颌牙痛
翼外肌:导致颞下颌关节痛,沿上颌骨至上颌窦,可能导致耳鸣。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治疗颈肩腰腿疼痛,可以承诺:当面见效、立竿见影!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