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今年年的主题为“人人享有听力健康”。耳朵是我们的五官中最不起眼的,它的健康也最容易被忽视。可是,耳朵却是最脆弱的,在我国存在听力障碍的人当中,因为不注意保护而造成后天失聪的占80%以上。
听力是如何产生的?
听力的产生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听觉是由耳、听神经和听觉中枢的共同活动来完成的,声波经过耳廓的捕捉收集之后,由耳道传入,带动鼓膜振动。听小骨将振动传导到耳蜗,在耳蜗里,声音从声波信号转化为神经电信号,通过前庭神经传送给大脑处理,最终成为了听觉。
听力传导示意图
人在一生中不同的年龄阶段,听力损失的干扰因素是不同的。婴幼儿以遗传性耳聋为主;青少年主要受到噪声性损伤;而成年人易发生突发性耳聋;老年人则易产生老年性耳聋。但近年来,突发性耳聋呈现年轻化趋势,其中不乏工作繁忙的白领。50岁左右是突发性耳聋的高发年龄,且一旦发生,越晚治疗听力就越难恢复。
问:什么是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供应内耳的血管较少且细,并迂曲盘绕行走,许多原因可影响这根血管的供血。如心脏病、低血压可使血管压力不足;动脉粥样硬化可使血管变狭小;大量长期抽烟、酗酒、精神紧张、工作劳累、感冒受凉等,可使内耳小血管血流缓慢或痉挛,致内耳缺血缺氧。内耳缺血后,感受声音的毛细胞会变性,甚至坏死;传送信号的听神经也会暂时失去功能,从而引起突发的听力下降。
突发性耳聋的症状
01
听力下降:多数患者为单侧听力下降,发病前多无征兆,听力一般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下降至最低点。
02
耳鸣:可为始发症状,耳鸣常伴随耳聋出现,也可发生于耳聋之后。经治疗后,多数患者听力可以恢复,但耳鸣可能长期存在。
03
眩晕:多为旋转型眩晕,表现为视物旋转、步态不稳等。
04
其他:部分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出冷汗等症状,少数患者还会出现耳内堵塞感、压迫感、耳周麻木或沉重感。
问
什么原因导致突发性耳聋?
这是一种尚未清楚病因的疾病,可能与病毒感染、内耳供血障碍、自身免疫有一定的关系。虽然突发性耳聋的具体病因还不明确,但专家发现,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睡眠不足、疲劳过度、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大、情绪焦虑、情绪刺激、病毒感染等都是突发性耳聋的主要诱发因素。通过听力测试仪器、影像学等检查方法可以帮助明确诊断。
不少患者在发病前一天晚上都加班到很晚,第二天开始头晕,几天后就逐渐出现耳鸣甚至耳聋;还有的病人由于家庭不和睦,和家人发生争吵,一直处在情绪紧张、心情低落的状态中,也容易发病。突发性耳聋患者中白领占三至四成,特别是中青年脑力劳动者、公司职员、学生等群体最易发作。此外,糖尿病、高血压等患者也是突发性耳聋的高发人群。
突发性耳聋能治好么?
突发性耳聋越早就诊越好,一个星期内就诊都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不过,要想恢复更好,72小时内是最佳时机。因为突发性耳聋发病急、进展快,一般听力数分钟或数小时内下降至最低点,很少超过3天。因此,如果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的症状,在72医院接受治疗,挽救“危在旦夕”的听力效果最好。如果拖延到半个月甚至一个月后再去治疗,只有极个别的突发性耳聋患者有自愈的可能。
当你感觉劳累的时候,出现一过性的持续几秒或几十秒的耳鸣,要知道,这是耳朵在提醒你,该好好休息一下了,不能太过劳累。当你连续熬夜或处在身心疲惫、精神紧张的时候,如出现突然的耳鸣、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医院及时就诊处理。
END
扫码